- 相關推薦
淺析幼兒藝術教育整合后的操作策略論文
在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對幼兒園教育內容也進行了重新劃分!毒V要》基本精神是:在藝術領域沒有局限哪幾門科目也沒有分課的要求而是將原來的音樂、美術兩門學科重新整合,稱為藝術教育。這種劃分和整合充分體現(xiàn)了教育改革的新理念和總趨勢對幼兒的藝術學習和藝術能力的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幼兒藝術教育綜合與滲透的科學意義
。ㄒ唬┯變核囆g教育的綜合與滲透符合幼兒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
幼兒發(fā)展心理學研宄表明:早期幼兒的經驗是一個尚未分化的整體,他們并不具備接受學科知識教育的心智成熟度。而且幼兒的思維正處于動作思維和具體形象思維階段,抽象邏輯思維正在萌芽,他們往往以整體、形象、直覺的方式把握世界。所以,不宜過早對幼兒實施分科的藝術教育,不宜過早進行學科技能訓練,應著重培養(yǎng)幼兒對藝術的興趣,對藝術的整體感受。
(二)幼兒藝術教育的綜合與滲透符合藝術學科本身的性質和藝術學習的規(guī)律
一切藝術都是心靈的藝術,只是各自所用的感性材料不同而已。各種藝術形式之間既存在著根本差異又存在著相互溝通性,它們可以借助不同的藝術形式來表達相同的情感和內容。人們常說音樂就是一幅幽,而這幅畫是用音符當色彩,旋律作線條所繪出的只能用聽覺去感悟的心靈之畫,以此來說明音樂與美術的情意溝通性.從心理學的角度看,綜合性是藝術活動的一大特點。錢鐘書先生在《通感》一文中寫道在日常經驗里,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目眼耳、舌、鼻、身各個官能的領域可以不分界限。這種在感覺上通同一氣的現(xiàn)象,在心理學上稱為‘通感”,它具有感覺經驗溝通的特點。各種感官的相互溝通和共鳴,是一種彼此聯(lián)系,相互感應的心理現(xiàn)象。由于人體感官的這種相互協(xié)調、相互補充的功能,以及各種藝術形式的互相溝通和互相包容,使得藝術之間的綜合成為必要和可能。所以,各類藝術活動的綜合正是為調動幼兒的各種感官整體地接受藝術教育提供了渠道。
在國內外的藝術教育理論和實踐中,有許多著名的藝術家甚至普通的藝術教育教師,都自覺和不自覺地在倡導、遵循并巧妙地運用著藝術教育融合性原則。在美國,霍斯曼《藝術與學!芬粫性ㄗh:一個不需要增加學習時間、教師數量和設備,卻能擴充藝術課程的方法,那就是使整個藝術教育課程一體化。霍斯曼確信‘就像語言教學能把聽、說、讀、寫綜合起來一樣,藝術教學也可以把視覺藝術、聽覺藝術、觸覺藝術等融為一體。
藝術教育的綜合與滲透要求幼兒園教師必須具備廣泛的藝術修養(yǎng)和文化素養(yǎng)掌握音樂、美術的基本理論和技能技巧。只有這樣才可能對藝術有寬視野、深層次的理自解才可能利用各種藝術形式所提供的廣闊的藝術審美空間,游刃有余地運用各類方法組織藝術教育活動,教育效果事半功倍。
幼兒園藝術教育的綜合不是各藝術學科的簡單相加和機械拼湊,而應遵循《綱要》精神和幼兒藝術能力形成的規(guī)律,運用各種教育與藝術形式所能提供的手段和方法,將藝術領域內部不同方面或領域間教育內容的縱向和橫向進行聯(lián)系、整合,為幼兒提供學習藝術的最佳環(huán)境,使藝術教育活動變得更輕松、更活潑多樣,使幼兒各種能力的獲得變得更自然、更容易。
二、幼兒藝術教育整合后的操作策略
。ㄒ唬┘訌娝囆g領域內各種藝術形式的相互聯(lián)系和有機結合
首先,表現(xiàn)在藝術作品之間的形式綜合,可以某一內容為切入點,以顯性形式帶動隱性形式進行感知、體驗、表現(xiàn)、創(chuàng)造。如:從音樂欣賞切入,感受、理解和表現(xiàn)作品的旋律和節(jié)奏,繼而發(fā)現(xiàn)文學和美術中的旋律和節(jié)奏。其次,將各種藝術形式結構引起主體的不同情感體驗之間的對應性和溝通性進行綜合。如以文學為欣賞對象,以音樂美術為背景進行的活動,配樂聽故事、畫故事。再次,從不同藝術形式中提取相關的要素或概念綜合,用同一個主題組織教育活動或圍繞不同藝術形式的相關聯(lián)要素,用不同的主題組織教育活動。
(二)注重藝術的感受與體驗、情感與態(tài)度、表現(xiàn)與表達的有機結合
《綱要》在藝術領域目標中明確了藝術教育的價值取向不再是注重知識、技能的傳遞,而是注重幼兒對藝術的感受和體驗,培養(yǎng)幼兒健康的情感和態(tài)度,滿足幼兒對藝術的表現(xiàn)與表達。這一理念明確提出并加以強化,在認識上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進步。在藝術活動中,幼兒對藝術的感受和體驗是積累豐富的內在情感的重要手段,是幼兒進行藝術表現(xiàn)的前提;情感和態(tài)度是通過幼兒在藝術活動中自我表現(xiàn)、自我表達獲得的;表現(xiàn)與表達是感受與體驗、情感與態(tài)度的具體體現(xiàn),它體現(xiàn)在幼兒的審美感知和審美創(chuàng)造活動中。在藝術教育活動中,幼兒對藝術的感受與體驗、情感與態(tài)度、表現(xiàn)與表達是有機結合的整體,三者之間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在幼兒園的藝術教育活動中,教師應引導幼兒對周圍生活環(huán)境和藝術作品的欣賞,使之初步感受并喜愛環(huán)境、生活和藝術中的美,培養(yǎng)幼兒對藝術學習的興趣和愛好。啟發(fā)幼兒學會從不同距離、不同角度通過視聽器官和更多的動覺參與去感受和體驗藝術的美。創(chuàng)設豐富的藝術環(huán)境,使幼兒有機會選擇自己喜愛的方式大膽地表現(xiàn)自己的情感和體驗,形成初淺的藝術經驗和藝術能力,使藝術教育真正成為幼兒自由表達、精神創(chuàng)造的活動。
(三)發(fā)揮藝術教育在其他教育領域中的中介作用
當代教育趨向整體化、綜合教育、主題教育等模式的共同特征之一就是將藝術活動作為中間環(huán)節(jié)把各領域協(xié)調、融合成一體。所以,藝術教育在不同領域的交叉和融合過程中發(fā)揮的中介作用是其他各領域所不能比擬的。如藝術的愉悅功能有利于幼兒的心理健康;藝術包含不同形式的創(chuàng)造性活動,與科學教育息息相關;詩歌詠唱、文學作品欣賞既是語言學習的內容又是藝術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另外,幼兒藝術具有與普通藝術雷同的社會文化性質,藝術是幼兒社會經驗的反映和作為社會人的自我表現(xiàn)。所以,幼兒園的藝術教育與健康、科學、語言和社會各領域都有著密切的交叉關系。
發(fā)揮藝術教育在其他教育領域中的中介作用,要求教師根據教育內容的需要,將藝術教育作為一種途徑、背景在其他教育領域中進行滲透,如組織幼兒聽音樂學兒歌;念兒歌做手工;繪畫后講述等活動。還可以圍繞主題設計活動,這樣既可以保持各領域的特點,又使領域之間互相支持,互相補充,交叉融合,共同組成一個較為完整的體系。
(四)重視藝術教育在幼兒日常生活中的滲透
《綱要〉明確指出:教育活動內容的組織要有機聯(lián)系,相互滲透,注重綜合性、趣味性、活動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戲之中。幼兒的藝術活動充滿著游戲性,帶有很大的隨機性和即興性,因此,幼兒園的藝術教育不能僅僅局限在教師預設的教育活動或特定的環(huán)境中,應滲透在幼兒日常生活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之中,應利用幼兒生活中的各種資源有意識進行藝術教育,使生活環(huán)境成為幼兒學習藝術的重要途徑,充分拓展張揚幼兒熱愛真善美率真天性的空間。
藝術教育滲透于幼兒的日常生活,要求教師從幼兒成長的環(huán)境中選擇藝術教育內容,組織幼兒觀察、尋找動植物、建筑、櫥窗、街道、居室和幼兒園游戲、學習等環(huán)境中蘊含著的美,使幼兒學會用藝術的眼光觀察生活,豐富幼兒的藝術體驗和感受,提高幼兒的藝術感受力。教師在與幼兒的對話和交流中,應隨時把握幼兒想唱、想跳和想表現(xiàn)的愿望,順著他們情感的自然產生開展藝術活動,引導他們將自己的所見所聞、情感和體驗用自己喜歡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自由地表達出來。
教師要善于創(chuàng)設良好的藝術環(huán)境,為幼兒提供藝術表現(xiàn)和美化生活環(huán)境的空間與機會。因為藝術活動是幼兒進行情感交流及自我表達的最佳工具與方式。所以,幼兒園的空間、設施、活動材料及常規(guī)要求都應能起到引發(fā)、支持幼兒對藝術感受、體驗和表現(xiàn)的作用。如教師可在活動室一角,放置各種繪畫工具、廢舊物品及一些適合幼兒使用的小樂器、錄音機等,供幼兒自由進行藝術活動?梢苑胖靡恍┧囆g大師的美術作品,民間工藝品和幼兒自己的作品供大家欣賞。還可以適時播放一些輕松歡快的音樂和優(yōu)美的散文,潛移默化地陶冶幼兒的情操,使幼兒生活的環(huán)境充滿藝術氛圍,發(fā)揮藝術教育的最大效益。
總之,通過藝術教育內容和形式的綜合、藝術教育在其他領域和生活環(huán)境中的滲透,把幼兒對藝術的感受和體驗、情感和態(tài)度、表現(xiàn)和表達有機結合在統(tǒng)一的過程中,將藝術教育的知識技能、趣味愉悅、情景活動有機結合起來,為幼兒營造多種藝術形式相互支持和相互補充的藝術學習氛圍,拓寬幼兒的藝術視野和審美空間,促進幼兒整體性的和諧發(fā)展,充分發(fā)揮藝術活動的綜合效應。
【淺析幼兒藝術教育整合后的操作策略論文】相關文章:
高校藝術教育發(fā)展策略分析論文10-12
高校團干部教育藝術提升策略論文10-10
幼兒學前教育的策略與方法論文10-11
學前教育音樂藝術鑒賞能力提升策略論文10-11
淺析情感教育在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中的應用策略論文10-10
淺析北宋山水畫的藝術崇高美論文10-12
高中物理教學導課藝術淺析論文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