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xiāng)的習(xí)俗作文15篇
無論是身處學(xué)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家鄉(xiāng)的習(xí)俗作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家鄉(xiāng)的習(xí)俗作文1
年了!過年了!家家戶戶忙著貼春聯(lián),做年夜飯,放鞭炮……要做的事情很多,還有很多“規(guī)矩”,怪怪的習(xí)俗也很多。弄得我二丈和尚——摸不著頭腦。無奈之下,我只好去問知道習(xí)俗最多的外公。
我和妹妹一起來去找外公,妹妹看外公貼“!辟N倒了,急忙說:“外公,‘!N倒了。一聽,我耐心的解釋道:“沒貼錯,將福貼倒是一種習(xí)俗,倒著貼,說明了——福到(倒)了!泵妹靡宦,恍然大悟。妹妹說“那還有什么習(xí)俗呢?”外公停下手中的活兒,耐心的給我和妹妹講。
過年還有好多種習(xí)俗。外公說“把魚蒸好后再在上面撒滿紅紅的辣椒,而且三十晚上的魚千萬不要吃完,要留到初一再吃!蔽液兔妹卯惪谕暤'說“為什么呀?”“因為這是象征著年年有余、五谷豐登,辣椒當然代表的就是紅紅火火了!蓖夤f!霸瓉砣绱耍 蔽胰粲兴嫉恼f道。
“過年還要大掃除”外公說。我和妹妹疑惑不解:“為什么要大掃除呀,我們家很干凈呀?”外公笑著,不緊不慢地說“大掃除是為了掃除去年一年的晦氣,這是好兆頭!今年 就可以開開心心的度過了!”“真是越來越不懂我們家鄉(xiāng)的過年習(xí)俗了!泵妹谜f道。
“農(nóng)歷三月初三,有以地菜煮雞蛋當節(jié)日食品的風(fēng)俗,說是吃了‘明月’!蓖夤f。“什么是地菜呀?”妹妹疑惑不解!暗夭司褪撬j菜”我解釋說!八星甯蚊髂浚{(diào)理脾胃之功能。三月三氣候一般都反常,所以你外婆常教導(dǎo)你們說‘三月三,九月九,無事莫到江邊走’。你們?nèi)ツ昃鸵驗檫@吵了一架呢!蓖夤f。我和妹妹吐了吐舌頭,說“我們又不知道是真的,以為外婆逗我們的。”馬上妹妹拉著我二話不說道歉去了。
今天我們知道了過年習(xí)俗的知識,我覺得太不真實了,不過還很有趣的。只要開心就可以了。何必真實不真實呢。
家鄉(xiāng)的習(xí)俗作文2
家鄉(xiāng)的習(xí)俗有很多,不過隨著城市的發(fā)展,很多習(xí)俗都慢慢淡化了。被人們所遺忘了,但是,有些習(xí)俗保留了下來,在成長的路上扎下了根,開出了花。
小時候,常跟著爺爺去家旁邊的公園,在那里,一排排的老奶奶、阿姨在舞動著紅色的手絹,身上穿著紅色的衣服,在夏日的炎陽下邊走邊舞,這就是扭秧歌。她們手中的一團紅在飛旋著、在跳動著、在狂舞著。引得人們在旁邊喝采。幾個人在一旁吹起了嗩吶。小時的我不太懂得他們具體是在干什么,也不懂何為藝術(shù),但是能感受到那一個個火紅的身影。時慢時快的步伐,那烈日下激昂的音樂聲,都漫溢出青春向上的氣息,心中也怏樂起來。爺爺看到我高興的樣子,臉上露出了發(fā)自內(nèi)心的笑,F(xiàn)在爺爺?shù)耐饶_不再如以往那么利落,體力也大不如前,現(xiàn)在路過那個公園,聽到嗩吶的歡快的聲音,便回憶起曾經(jīng)和爺爺一起散步的情景,心里便淌過一陣暖流。記憶之河的某一處翻越了浪花。
過年時,年年都要放鞭炮,在鞭炮售賣處,買來紅紙包著的能給我?guī)頍o限樂趣的竄天猴、滴滴筋等,一家人下樓去,在映照著月光的.白雪上鋪上紅彤彤的鞭炮,點燃后都跑得很遠,在遠處看著那一大串紅鞭炮伴著噼里啪啦的聲音爆炸,耀眼的光像花一樣在眼前綻放,眼里看到的不僅是火光,還有新年的希望。一會兒,放完了,全世界都安靜下來,只有遠處的綻開的聲音。
現(xiàn)在,人們對環(huán)境更重視了,國家也禁止燃放鞭炮了,過年時心里總覺得缺少了點什么,只能回憶起以往的場景,那火光仿佛又綻放在眼前,心里又感到了踏實、溫馨、熱鬧的節(jié)日氣氛?吹搅诵履甑南M
家鄉(xiāng)的習(xí)俗已經(jīng)在我心里開出了美麗的花朵,不會因為不再重現(xiàn)而有一絲絲的忘卻,反倒在我的心靈深處久久的刻畫出更加美好的狀美卷。我將永遠珍藏它們,靜待它們結(jié)出果實,滋潤我的心靈!
家鄉(xiāng)的習(xí)俗作文3
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眾多,比如“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fēng)送暖入屠蘇”的春節(jié),比如“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的清明節(jié),再比如“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的中秋節(jié)……而我要說的是“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的端午節(jié)。
在我的家鄉(xiāng),流傳著許多關(guān)于端午節(jié)的傳說。相傳古時候,有一位愛國詩人叫屈原。他滿腹詩書,但當時的國君楚懷王卻聽信讒言,不重用他,反而重用小人。屈原的滿腔抱負無法實現(xiàn),在楚國被攻破時選擇了投汨羅江自殺。人們曾紛紛乘船去找屈原的尸體,驅(qū)趕江中的魚,可是沒有找到。人們怕魚兒吃他的尸體,就往竹筒里放米之后扔進江里,后來就演變成了端午節(jié)吃粽子。此后,在每年的農(nóng)歷五月初五,人們就會包許多粽子,翠綠的粽葉里,包著雪白的糯米,還可以加許多佐料,如肉,蜜棗等。粽葉的清香和糯米的甜香混合在一起,讓人胃口大開,忍不住多吃幾個粽子。吃粽子就成為了端午節(jié)的一大習(xí)俗。
賽龍舟也是端午節(jié)的重要習(xí)俗之一。端午前幾天,大村小鎮(zhèn)都會準備好龍舟,安排好劃龍舟和敲鼓的人員,然后在湖邊練習(xí)。端午節(jié)當天,太陽高照,湖邊人山人海,圍欄邊也是人堆人,讓人擔心起圍欄的承受能力。終于,在眾人期盼的目光中,比賽開始了,鼓手有節(jié)奏地敲擊鼓面,劃船的`人動作整齊劃一,龍舟爭先恐后地沖向終點,這盛大的場面,壯觀極了!
端午節(jié)時人們還會在門上掛艾草,祈求一家人身體健康,吉祥幸福。艾草是一種可以治病的草藥,揮發(fā)出特殊香氣,不光可以驅(qū)蚊蟲,還有溫經(jīng)、祛濕、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等作用。除此之外,人們還會在墻邊噴灑雄黃酒驅(qū)毒,還會把洗干凈的藥草捆綁成一大把,放在鍋里跟雞蛋一起煮,用煮出來的水洗澡,防止生病。
這些豐富多彩的習(xí)俗都是家鄉(xiāng)人過端午的特色,它們就是端午節(jié)的象征。當然人們也不會忘了在心中悼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家鄉(xiāng)的習(xí)俗作文4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贝汗(jié)將至,草木紛紛凋零,窗外的柚樹早已光禿禿的,像一個孤苦老人站在那里,似乎冥想著什么,似乎在等著什么。
此時恰逢凜冬,枯黃的樹挺立在園中,光禿禿的桿子上只有零星幾片葉子,對比著身旁四季常青的香樟,真像個垂垂老矣的老人一樣,然而春節(jié)常來的卻總是熱鬧,喜悅,盡管冰天雪地,大街小巷仍就車水馬龍,人來人往。
萬物都在等待它的到來,湖里的魚,土中的蟲,空中南飛的大雁,每逢春節(jié),小小的屋檐下總是充滿歡聲笑語,包圍著一個個溫馨和睦的家。
寒冬里的春節(jié)從不缺席,清晨逛菜市場,隨時可以看到早餐鋪。最多,也最便宜的是羊肉湯,家家飯館都賣。羊肉湯色香味俱全,品嘗時須先喝湯再吃肉,味道甚好。抄手比羊肉湯略貴,是極美味的,薄薄的一層餃子皮里包著鮮嫩肥美的肉丸,滑,嫩,鮮,香,很好吃。要是再在鮮湯里加上一勺辣椒油,一捆細粉絲,一把白芝麻,入口便會讓你張目結(jié)舌:這東西竟這么好吃!
論春節(jié),最令人心動還是晚上放煙花的時刻,烏黑的'天空中,絢麗多彩的煙花與黑暗中的明星在對話,五顏六色的大球重疊在一起,五彩斑斕,閃閃發(fā)光,天空也成了光的海洋,過了一會兒,又變成了顆顆寶石鑲嵌在夜幕中,最后,漸漸變成一道星光瀑布慢慢地墜落下來,漂亮極了。
老家的春節(jié)還有著一個老北京的習(xí)俗。院子里灑滿了芝麻秸兒,我們在上面踩的咯吱咯吱響,這叫“踩歲”,鬧得筋疲力盡,睡前給大人請安,這是“辭歲”;大人們就要拿出錢給我們,這是“壓歲”。
我想念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
家鄉(xiāng)的習(xí)俗作文5
按我們家鄉(xiāng)的規(guī)矩,春節(jié)差不多在臘月的中旬就開始了。每當要到春節(jié)時,氣氛就會變得格外熱鬧。
在臘月十幾的時候就要到每家自己儲存食物的地方把之前儲存的大米,臘肉,什么的都預(yù)備充足。整理好過年吃的,用的,就把屋子里里外外都打掃一遍。
到了臘月二十一,我們村里每家每戶都陸續(xù)開始做“糍粑”酒什么的,我老家過年時一些要吃的東西一般都是自己做的`,要買些水果,糖之類的。有時家里打糍粑不夠人手的,可以去找?guī)讉鄰居或是親朋好友來幫忙。每當?shù)酱螋亵文翘欤瑺敔斁蜁胰齼蓚親戚來幫忙。不過,在那天之前,先要把糯米給煮熟,然后把煮熟的糯米放在一個大竹籃里晾涼,有時我會抓幾把來吃,不過那飯很燙,所以我每次都會讓奶奶幫我揉成一個球,那樣又美味又不燙。不過不能吃太多,因為這些美味還要用來做糍粑和酒呢!
第二天上午把要用的東西準備好,下午就開始了。等把糍粑打好,就要把還不成形的糍粑給捏好,一般都奶奶來捏,我們一般只是在一旁看著,有時“捏”幾個試試。等糍粑捏好后就放到一個裝滿冷水的盆子里,蓋上蓋子儲存起來。
到了除夕這一天,家家戶戶的門上早已貼好了各色的年畫,差不多6點7點時,再放幾串鞭炮。到了晚上,家家戶戶都燈火通宵,有的小孩子嘴上說著一定要守歲,可是到了最后凌晨1點多太困了,又自己乖乖睡去了。
春節(jié)到了,天還沒完全亮的時候,爺爺就已經(jīng)拿著鞭炮到門口去放了,說實話我還是被鞭炮吵醒的呢!吃完早餐,爸爸他們給了我們壓歲錢,爸爸就帶著弟弟出去拜年啦。我和姐姐就待在家里。等我弟弟回來時,他就和奶奶一起去買花炮之類的炮去了,這可是他每年都要做的事。
春節(jié)過后,我們又在老家待了幾天就回廣東這邊了。走的時候還帶了一些奶奶他們做的臘肉,還有幾袋家里種的米,爺爺還拿了一些酒給爸爸,那些酒可都是我爺爺自己釀的呢!
家鄉(xiāng)的習(xí)俗作文6
家鄉(xiāng)過年的習(xí)俗——跨火盆泉州市惠安縣崇武西華小學(xué)201班鄭祎指導(dǎo)老師龔萍蓉春節(ji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
在我的家鄉(xiāng)崇武,至今還保留著許多閩南過年的習(xí)俗,其中,我覺得最有趣的是“跨火盆”。我至今還忘不了第一次跨火盆的情景。那個年兜的晚上,一家人喜氣洋洋地吃完團圓飯,奶奶就恭恭敬敬地在香爐里點上線香,然后把用紅紙、金紙包著的薯藤柴枝堆在大門外,點燃,等到煙繞火旺時,她讓伯伯、爸爸和哥哥按輩份跨過那堆火焰。我也興致勃勃地排在哥哥后面?墒牵荒棠汤搅艘贿,嚴肅地說:“這是男人才能跨的,你女孩子家跨什么火盆?”我嘟起小嘴,不高興地走開了。爸爸把我抱了起來,對奶奶說:“媽,現(xiàn)在都什么年代了,女兒也是兒!”
在大家的說服下,奶奶才同意讓我跨火盆,我高興極了。我們一個接一個跨過那熊熊燃燒的.火焰,奶奶在一旁大聲念道:“跨入來,年年發(fā)大財;跨出去,無憂又無慮;跨過東,五谷吃不空;跨過西,錢銀滾滾來。”
我當時只覺得好玩,并不知道“跨火盆”意味著什么。后來媽媽告訴我,這也叫“過火盆”,象征燒掉舊歲的邪氣,消災(zāi)過運,迎來干干凈凈、大吉大利的新年。我們跨過火盆后,奶奶把一串鞭炮放進火盆里,立刻傳來一陣清脆的噼噼啪啪聲。隨后,奶奶急忙把“跨火盆”未熄的余灰用畚斗收集起來,添于炭爐中,她說,這叫“添旺”,象征家業(yè)更加興旺。
時代在變,可人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永遠不會改變。這有趣的習(xí)俗不正寄托著家鄉(xiāng)人們企盼來年幸福好運,日子越過越紅火的美好愿望嗎?
家鄉(xiāng)的習(xí)俗作文7
我的家鄉(xiāng)在廣東省汕頭市,那兒是一個繁華美麗的城市。有古樸自然的古鐘園,有整潔美觀的住宅區(qū),有熱鬧非凡的自由市場,有……但是,值得一談的還是我老家的文化習(xí)俗。
每到重要的日子,我們的習(xí)俗還真不少。端午節(jié)我們有稱五月節(jié),最主要的是賽龍舟。這既是民間的一種傳統(tǒng)習(xí)俗,也是一項體育活動。
還記得在老家最后一次過端午節(jié)的情景,那天很早,我很弟弟就到岸邊等待看龍舟,出乎意料的是,岸邊不是稀稀落落的幾十個人,而是那些和我們一樣,懷著期待的心情在等待。
迷霧緊縮得大江上,隱約傳來嘿咻嘿咻的號子。一排排人劃著漿,隨著節(jié)奏,整齊而有力。身形狹長的小船,巧妙的集中了人力,昂首破浪,逆流而上。
這時才發(fā)現(xiàn),岸邊已是人山人海了。歡呼聲,喝彩聲,震撼運動員的心。顯得更有氣勢了。
近了,近了……我看到龍舟上的人了,他們個個精神抖擻,響亮的口號聲,伴隨著龍舟在激流中穿梭,來去自如。不禁讓我陷入思考,這一刻,我才明白,團結(jié)就是力量,集體才是我們發(fā)展才能的地方。一滴水,不融入大海,總有干涸的.時候。就像我們一樣,不也需要集體的力量嗎?
賽龍舟正進行激烈的比賽中,我的心情隨之激動起來,我想看到,團結(jié)后的成功;我想告訴自己,團結(jié)的力量是巨大的:甚至,渴望自己,也擁有一個團結(jié)的集體,一起向成功的頂峰出發(fā)。
那一次,最后一次看賽龍舟了,我不再是以前那個懵懂的女孩,只在一比賽的結(jié)果;對于現(xiàn)在的我來說,賽龍舟已是一個象征了。
“五月五,是端午。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這首流傳千古的歌謠,作為文化,他已遺失了很多,但它的含義卻被人們流傳下來了。也許,當我無意間唱著這首歌謠,心中找已渴望,自己能親身去體驗賽龍舟,也只有龍舟矯健的身影,才能充分顯示出我心中的那一份渴望。
家鄉(xiāng)的習(xí)俗作文8
五月初五的端午節(jié)是我國最大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端午節(jié)又稱端午節(jié)。 “段”與“早”同義。又稱“小五”。五月是“正午”。而且因為中午是“陽辰”,所以五也稱“端陽”。 5月5日,月日都是五,所以五也叫中午。此外,端午節(jié)還有許多其他名稱,如:夏節(jié)、玉蘭節(jié)、少女節(jié)、天中節(jié)、地拉節(jié)、詩人節(jié)等。
端午節(jié)到了,我乖乖地看著奶奶,我覺得簡單的餃子幫不了我這個天才。我不學(xué)會了解自己。誰知道,當我真正去包的時候,我明白做粽子是一門手藝,要把它包得漂亮結(jié)實不容易。
第四天下午,我跟著媽媽學(xué)做粽子。媽媽拿了一塊粽子,用手一卷,粽葉就變成了空心的圓錐形。跟著媽媽的樣子,拿了一片粽葉,想把它卷成圓錐形,可是卷得不好,上下卷起來還是直筒。我看到了媽媽,指了指周圍。 “左手捏住粽葉的`一個角,右手卷起粽葉的另一個角,底部收緊,頂部放松!痹趮寢尩闹笇(dǎo)下,我卷起了粽葉。
接著,媽媽將筷子插入空心的錐形粽葉中,用勺子舀一些糯米,然后用筷子搖晃均勻,直到糯米被裹緊。我也把筷子插在粽葉里,放好的糯米。但是晃動筷子的時候,要么是粽葉斷了,要么是糯米包不緊。媽媽說:“搖筷子的時候,輕一點,把粽子捏緊。你看——”媽媽一邊說一邊說。示范,我在聽和學(xué)習(xí)。哈哈!我包的粽子有點像。
最后一道工序是系繩子。只見媽媽用雙手捏著粽葉,將繩子在粽子尖角上纏了兩圈。繩子系好后,就裹上了一個漂亮的粽子。
吃著自己包的可愛粽子,開心極了。通過這次制作粽子,我學(xué)到了一個道理:要學(xué)一門手藝,就必須真誠、細心、持之以恒。
家鄉(xiāng)的習(xí)俗作文9
過年吃餃子,雖然是北方人的習(xí)俗,但是今年我們家過年也吃餃子。餃子的形狀和元寶一樣,所以在春節(jié)的時候吃餃子有“招財進寶”的意思。
我們不僅要吃餃子,還要自己包餃子。奶奶把揉好的面團掰成一個個小的面團,在一個個搓圓,搓成圓后,媽媽開始搟皮,先把圓的面團搟成餅狀,再調(diào)整方向繼續(xù)搟,搟到又薄又圓為止。兜兜拿過搟好的一張皮,放上餡料,再蘸上水,然后對折,一個餃子就包好,大家都夸兜兜厲害?次襾砹,他就去吃餃子了。我拿過媽媽搟好的皮,放上芹菜加肉的餡料,還聽著奶奶說:“本來她已經(jīng)把皮搟好了,想像他們賣的那樣疊起來,結(jié)果疊好之后想拿下來卻黏住了!蹦棠讨缓冒阉秩喑梢粋團,重新開始,哎,真是聰明反被聰明誤啊!我包了幾個包不下去了,因為剩下的都是歪歪扭扭的,像被狗啃過似的。我想自己搟皮,前面我自己搟了幾張還算不錯,后來搟的和媽媽搟的一樣歪歪扭扭的。我在思考到底是哪里出了問題?一看原來是墊在底下的保鮮膜已經(jīng)破掉了,俗話說的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蔽覔Q了一張保鮮膜在搟,發(fā)現(xiàn)順手多了,搟的皮也很好。在我們共同的`努力下,餃子包完了。
餃子下鍋了,在鍋中的餃子非常調(diào)皮,有的在轉(zhuǎn)圈圈,有的一個后空翻,還有的和伙伴在玩碰碰車,看到一個就撞過去,我看著它們玩感覺很有趣就拿來一個湯匙,在水里攪拌起來,它們撞的幅度更大了。
等餃子熟了,奶奶就把餃子盛了起來,一大碗餃子出鍋了!過年吃著自己包的餃子,兩口一個,十分滿足。
家鄉(xiāng)的習(xí)俗作文10
家鄉(xiāng)是我們牽掛的地方。每個人的家鄉(xiāng)都會有自己的習(xí)俗,下面我們來看看作者的家鄉(xiāng)渦陽有哪些別具特色的習(xí)俗吧。
我的家鄉(xiāng)是被稱為“老子故里,道德之鄉(xiāng)”的渦陽。這里有許多別具一番特色的節(jié)日,更有一個熱鬧而忙碌的節(jié)日。
除夕是一個最為享受的時刻。在這個特別的日子里,只要不是有特殊的事情耽擱,一般都會趕到家里,一家人吃團圓飯。吃上一頓豐盛的團圓飯,象征著合家團聚,家庭和美。在這豐盛的飯餐中,有誰不談笑風(fēng)生呢?親人相聚,是最暖心、最開心的時刻。
吃完了年夜飯,可以去外面觀看綻放空中的煙花,還可以在一片無邊無際的田地里,自帶煙花爆竹,盡情地放起來。雖然近年來禁止放炮,但還是有人在規(guī)定的區(qū)域內(nèi)燃放鞭炮,是為了活躍春節(jié)的歡樂氣氛。這一陣又一陣的鞭炮聲,響徹云霄,迎接新年的到來。
大年初一的早晨,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子,或者是老者,都要穿上新衣,祈求好的運氣。早上總是要吃面條或者水餃的,這是我們家鄉(xiāng)的傳統(tǒng)習(xí)俗。在這一天,你一定要到親戚朋友家里做客,拜年。去時也不免要帶些禮品,表示客氣的意思。同樣,親戚朋友來做客也是如此。在長輩面前,只要跪地磕頭,就能得到很多的'壓歲錢,孩子們賺足了便宜,十分開心。
大年初四,只要是家里干生意的,都不能錯過這一天的好運氣。在這天晚上,人們?yōu)榱擞憘吉利,就會燃放炮竹,真心真意地拜財神,祈求他們在新的一年生意興隆,財源滾滾。
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又是一個重要的節(jié)日。家家戶戶都會買湯圓,吃湯圓,象征家庭團團圓圓,生活甜甜蜜蜜。
我家鄉(xiāng)的習(xí)俗是多姿多彩的,有機會你一定要來這里感受。
家鄉(xiāng)的習(xí)俗作文11
舞龍燈大概也算得上故鄉(xiāng)過年時的一個風(fēng)俗了。這是個力氣活,舞燈的要熬個通宵,直到清晨才結(jié)束,所以,通常得由幾位有經(jīng)驗且身強力壯的年輕人輪流當綱。一般來說,龍燈一晚要舞十幾戶人家,并且,要持續(xù)三到四個晚上。記得小時候每到那時我就十分高興,原本因過年而熱鬧非凡的氣氛因此顯得更加熱鬧。而且,在輪到在我家舞龍燈的那個晚上,我還能吃上許多美味的食物。因為早早地,奶奶就會在桌子上擺上各種各樣的祭品,有雞、肉、年糕,還有一些水果等等。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些用年糕做的“魚”和“仙桃”了。那相似的大小和足以亂真的顏色,遠遠望去,就真的一樣,讓我不得不佩服制作人的手藝。除了要擺上這些祭品,還要點上蠟燭,——分別點在桌子的兩側(cè)。而放置蠟燭的是兩個陶瓷的獅子狀的燭臺。聽奶奶說,這兩個燭臺還是爸爸年輕時在物資交流節(jié)上買的,足見其“歷史”悠久呀。等擺上了這一桌子的祭品,接下來要做的就是等待龍燈的到來了。
在龍燈將至?xí)r,爸媽便會點上早就準備在門口的一大堆稻草,伴隨著高高的火焰和震耳欲聾的.鞭炮聲,龍燈在院子里緩緩地動了起來,而且速度會越來越快,到后來真的像一條龍了,看上去挺壯觀。隨著龍燈的舞動,一些人到了屋里,站在那一桌子祭品邊,念念有辭。不過,我是聽不大懂的,好像是在祈福,又好像在瞎蒙,我這想法有點不近人情,但這念頭絕對真實。每當他念完一段,旁邊就會響起一陣鼓聲。對此我不是很關(guān)注,我關(guān)注的是桌上的那一桌東西,只要他們一結(jié)束,我就可以擁有它們了。但事情不會這樣簡單,待龍燈舞過后,奶奶和媽媽會立馬關(guān)上門,熄了蠟燭,關(guān)了燈,屋內(nèi)一片黑寂,根本不給給我下手的機會,剛才的熱鬧也消失地?zé)o影無蹤,。這似乎也是一個獨特的風(fēng)俗。過了好一會兒,他們才會開燈,開門。而我這時會抓了一大把的東西,吃也不吃,跑到屋外,去感受屋外那仍在持續(xù)著的熱鬧,直到龍燈越去越遠……
家鄉(xiāng)的習(xí)俗作文12
“媽媽,媽媽,來給我講講你家鄉(xiāng)的習(xí)俗吧!”接到老師“圣旨”——調(diào)查家鄉(xiāng)習(xí)俗的我興高采烈地拿著原稿紙和筆“蹦”到了媽媽的面前。
“嗯…讓我想想。”媽媽低下頭沉思起來。
半晌,“舞火龍!”媽媽突然的叫聲把我嚇了一跳!笆裁礀|西?”我眼中滿是疑惑。“舞火龍!”媽媽興奮地打著手勢給我描述起來:“火龍如它的名字一樣,會著火。全身是由稻桿扎成的,不是直接點燃,而是在上面插滿點燃了的香,舞動起來生龍活虎,那場面,真叫一個壯觀!”喲!有點兒意思嘛!我霎時來了興趣,問道:“那么,舞火龍是誰都可以上陣嗎!蔽已劬镩W爍著憧憬的光芒!肮,當然不是了!眿寢尶闯隽宋蚁朐囋嚨男⌒乃迹扌Σ坏玫卣f:“只有正值壯年的男生才可以上陣舞,你外公在世的時候啊,基本上每一年都去舞呢!”“真棒!可是有的女生比男生厲害啊!蔽也桓市牡乩^續(xù)說!半m然有些女生比男生還厲害,可是舞火龍必須赤膊上陣,不然啊,衣服會著火呢。”媽媽摸了摸我的頭說!肮?”我不禁打了個哆嗦。,著火!真可怕!我目光黯淡了幾分!艾F(xiàn)在這項活動都沒幾個人愿意演了,太危險了!眿寢屌呐奈业募绨,嘆了口氣!盀槭裁磿鹉?”我突然提出了一個疑問!耙驗榛瘕堄谓值臅r候路人會向火龍丟一些點燃了的鞭炮,以求來年的風(fēng)調(diào)雨順。被炸到的`舞火龍的人也認為被這些鞭炮炸到是吉祥,明年會來財運的象征,不甚在意。但是如果穿著衣服的話衣服就會著火!眿寢寭u了搖頭,繼續(xù)說:“真是懷念呢,那場面你沒見過,真的很好玩!蔽业拖铝祟^,是啊,真可惜。
家鄉(xiāng)的習(xí)俗作文13
我的家鄉(xiāng)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習(xí)俗,那就是“菩薩過生日”,因為八年才輪一次,所以十分隆重。
菩薩過生日的前幾天,我們家十分忙。這是因為那天我們家既要拜拜又要請客。吃的、用的.都要在那幾天準備好,請客的名單也要準備好,搞得家里的大人手忙腳亂,一刻也不停歇。
那時,全家人都有工作:大人要買食物和要用的東西;老人在大院里殺雞、殺鴨和切菜;小孩則哪涼快哪待著。結(jié)果大人最忙,老人最累,小孩最清閑。
終于到了菩薩過生日這天,本來想著這一天很熱鬧,很好玩。誰知道啊,凌晨五點半就要起來拜拜。老人是自己起床的,大人是被手機鈴聲叫醒的,而我們小孩是被一陣噼里啪啦的鞭炮聲吵醒的。緊接著,大人們把桌子擺到門口,擺上供品,擺上香開始拜拜。我們一個接著一個拜,其實我們根本就不知道在拜什么,只是舉著香,迷迷糊糊地跟著大人這邊拜拜,那邊拜拜。大人嘴里在念什么,我們哪里會曉得呢。但是,那種虔誠和肅靜,讓我們一點都不敢胡來。好不容易拜完了,又一陣轟轟烈烈的鞭炮聲響起,一些年紀較小的孩子嚇得連忙堵起耳朵。沒過多久,大人們把供品收了起來,我們小孩卻爭先恐后地去搶能吃的東西。
到了9點多,又一個菩薩過生日的高潮來了,大人們擺好了十幾個桌子,分別擺在了大廳、大院。然后又擺上了酒、醋、番茄醬和一些開胃小菜。接著,客人們陸續(xù)到達我們家,先跟我們打招呼,然后再找個位子坐下,我們小孩子也坐了下來。我們家準備的菜都是自己做的,并沒有請廚師。一道一道的菜上桌了,我們小孩子的肚子一點一點的鼓起來?鞓返臅r光就這樣在美食和美酒中溜走了,客人漸漸離去。
大人們又開始忙碌,收拾桌子,老人們幫忙打掃。而我們小孩子,絲毫沒有困意,越玩越起勁。
就這樣,菩薩的生日過完了,一天也過去了。我相信菩薩一定很開心,但我也相信大人們很累。
家鄉(xiāng)的習(xí)俗作文14
中國,幅員遼闊、歷史悠久,每個民族都有許多獨特的傳統(tǒng)習(xí)俗,如同一座美麗的大花園,絢麗多彩。我的家鄉(xiāng)在湖北,這里有許多習(xí)俗流傳至今,平時吃正宗牛肉面、牛雜面、黃酒,春節(jié)給小孩子壓歲錢,最討我喜歡。下面,就讓我細細道來吧! 〖亦l(xiāng)的冬天,寒風(fēng)刺骨,吹到臉上如同刀割一樣疼,出行的人們都戴上厚厚的帽子,穿上暖和的棉衣,河水也一改往日的活潑,恬靜地睡著了。在這個時候,如果讓你吃一碗家鄉(xiāng)的熱氣騰騰的牛肉面和牛雜面,一定會讓你熱血沸騰,仿佛來到了盛夏的懷抱!全天下的人都知道,我家鄉(xiāng)的牛肉面和牛雜面是出了名的美味,最講究香、辣、鮮、麻、味厚、有回味,牛肉、牛雜加入秘方調(diào)制后還保持肉質(zhì)本身的鮮美味道。我在家里,要是一天不吃牛肉面就會一天吃不下飯! 〈汗(jié)到了,小孩都會給親戚好友拜年,然后有機會拿到壓歲錢。這個習(xí)俗其實來自一個民間傳說。在古時候,有一種民間怪物,叫“歲”,傳說它專門在除夕夜不聲不響地跑到別人家里,把手放在小孩頭上,過了一會兒,又不聲不響地逃走,到了第二天早上,那個小孩子就會傻掉。于是有人想出辦法,把銅幣放在自己孩子的頭上,“歲”就不敢來害人了,這個辦法有點靈驗,一傳十,十傳百,后來人們把壓頭的銅幣取名“壓歲錢”了。家家戶戶、祖祖輩輩都渴望小孩平安,所以給小孩壓歲錢的.習(xí)俗就從古傳到了現(xiàn)在! ∥业募亦l(xiāng)還有很多民間習(xí)俗,比如賽龍舟、貼春聯(lián)等,展現(xiàn)了優(yōu)秀的中華文化。聽了我的介紹,你想來我的家鄉(xiāng)和我們一起親身感受?如果喜歡,那就馬上來,我在家鄉(xiāng)等你喲!
家鄉(xiāng)的習(xí)俗作文15
我們家鄉(xiāng)有個習(xí)俗,只要誰家小孩滿十歲了,準在初八那天請所有的親朋好友吃飯,什么七大叔,八大姨,都要來,今年剛好趕上,又有人過十歲生日了,我和媽媽帶上禮物,一大早便出發(fā)了。
這個親戚屬于那種不是特別熟的,不熟到什么程度呢?見了面,我連他叫什么,該怎么稱呼他都不知道,畢竟,一年就見一次面。〉搅怂,很龍?zhí)椎叵蛩萘税荩f了句“新年好”!主人便把我一人請進了里屋,留我媽媽一人在客廳,至于干什么,不看我都知道,要交禮金,也可以理解為份子錢,但未成年人是免費的。哈哈。
過年時,中午飯吃的特別遲,一般是在一點或者兩點時才吃的,這時,大人們可以聊會天,把小孩子們放在一邊,小孩子們這會無非就是看看電視,玩玩游戲,輕松自在。
要到吃午飯的時間了,但你吃飯總不會站著吃吧,你首先得會“坐席”坐席也有講究,輩分越低就要坐在離門口越近的地方,在吃的時候也有講究,不能翹二郎腿,這樣對主人們不尊重。不能大聲喧嘩,會影響別人,也很不禮貌,吃完飯后,更加要注意,不可以擅自離位,必須等大家都吃好了后才可以離開。吃完飯后,要把筷子放在桌子上,千萬不要放在碗上,這是一種非常沒有禮貌的行為。因為只有在有人去世的時候,才會這樣擺放碗筷,如果沒有人去世這樣擺放碗筷,可以說是客人對主人的詛咒,是非常沒有禮貌的表現(xiàn)。
上完菜后便沒有過多的規(guī)矩,反正就是吃,吹!吃飯時大家談的很開心,什么話題都有,說說你今年的工作如何,孩子的成績?nèi)绾,一派和諧,從話中透出的是對親人的懷戀與關(guān)心,主人將鞭炮煙花燃起,在這本不安靜的和諧中增加了幾聲重重的`喜悅。桌上的菜有很多,各式各樣,但少不了魚,年年有魚,年年有余!
也許桌上并沒有山珍海味,也許在一起吃飯的都是普通人,但是,在年中,在平常的菜也是被大家所喜歡的,家人在一起,哪都有年夜飯。
【家鄉(xiāng)的習(xí)俗作文】相關(guān)文章:
家鄉(xiāng)習(xí)俗作文01-04
家鄉(xiāng)的習(xí)俗作文12-28
家鄉(xiāng)習(xí)俗作文15篇01-08
家鄉(xiāng)的習(xí)俗作文(精選15篇)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