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遠去的鐘聲隨筆散文
身處幼兒園后勤工作近八年了。園內(nèi)除了教師的語音、幼兒的歡聲笑語、偶爾叫鬧哭啼以及多功能音響放出的音樂、歌曲等響聲之外,再沒有尖利的電鈴響聲指揮上下課。這主要是對幼兒的教學看護管理都實行著無課間制度,也就是說,幼兒老師包班、全面負責幼兒的在校教育學習活動時間。失去震耳發(fā)潰的電鈴聲,遠離了緊張上下課制度,只憑手機的報點與指紋簽到機的時間掌握著接園送園、課內(nèi)學習、課外舞蹈游戲與上廁時間,這就足夠了。
早年的學校不是用電鈴指揮上下課等作息時間的,而是鐘聲。有鐘聲的校園生活隨我的學習、教育工作生活早就漸漸遠去,我告別鄉(xiāng)村教學單位的鐘聲也已經(jīng)有二十多年了。在我小時候,上課下課,上學放學都是用鐘聲來指揮。記得自己剛上學時,敲鐘的老師是一位近五十歲的校長,聽說他早年在河北保定軍閥張蔭梧創(chuàng)辦的四存中學讀書,后又在某軍官學校學習過,行伍出身。建國后回本地做起了教員,因腦筋靈活,在歷次政治運動中總能設法回避,沒有吃到多少苦頭,在家鄉(xiāng)任教一直到晚年病退。我開始讀書的時候,他就是本村小學與聯(lián)辦高小的在任校長。這校長的職務他一直堅持了下來,所以他平時上課少,卻兼管著執(zhí)鐘的任務。
那口聲音洪亮的中號鑄鐵吊鐘,懸掛在位于村中心的校園的靠東墻邊的一棵老棗樹上。最底部的樹杈上懸掛著那口鐵鐘。這口鐘鑄鐵雜質(zhì)少,吊鐘錘是熟銅的,敲起來聲音響亮,帶些鐵聲銅器的回音,特別好聽,有別于村內(nèi)八個生產(chǎn)隊隊置的不同響聲的鐘音;其大氣混元,底韻十足,敲時的響聲充滿某種神圣地域的感覺。
那棵老棗樹底部有兩合手粗細,向西北方向歪斜著樹干,樹干高近四米,有兩個較大的樹杈從此處分開。另外還有一個小樹杈從高處的樹枝上再分開,整體樹冠極小,葉子稀拉,每年春天葉子間有些許黃色的棗花,生不了幾個小棗,還沒等棗紅邊成熟時,就會被調(diào)皮的饞嘴學生上樹摘下來放進嘴里。因為樹上吊著口每天多次敲響的校鐘,地方比別處高,常年得不到雨水的澆灌,所以這棵樹在后來十幾年期間都不見長,后來漸漸變得枯枝萎葉的,直至再后來連鐘帶樹就像不可分割的標志性古董一樣矗立在校園里,失去了勃勃的生機,變得形容枯槁。
我讀中學前,隨著村外新蓋的學校落成,大部分班級開始往村南新校址搬遷,村中央的校址開始變得冷落起來,只剩下一兩個小學低年級教學班,教學時間隨各班老師自由安排,那口鐘幾乎就成了原校址的一件擺設。村南新校址又增添了一口新鐘,這口新增添的校園用具是從農(nóng)村生產(chǎn)隊的吊鐘里選擇了一口響聲洪亮的買回來的,那生產(chǎn)隊的集合號令就改成了用鐵棍敲響鐵絲吊著的廢棄犁鏵,這聲音清脆悠揚尖利,也能傳出很遠,但畢竟音量明顯的小些。
那時我已經(jīng)在村南新學校讀初中了,由于家離著學校近,學校敲課前預備鐘時,在家聽得非常清楚。這鐘聲就似那時歲月的鐘表,家中經(jīng)常以此作為精確時間定點的依據(jù)!爱敭敭敗敭敭敗边B續(xù)的敲鐘聲瞬間使整個村莊充滿悅意美好的回音,課前預備鐘敲響,這家中缺少鐘表的少年時光,就是在這預備鐘的指揮下想到該去上學了,兒童少年們頓時充滿上學前的緊張情緒,大家在家里或者其它地方經(jīng)過一陣忙活后,趕緊背著書包向?qū)W校走去,晚一會后就趕緊跑,到校后不大一會兒連續(xù)兩聲的上課鐘就又敲響了。上課四十五分鐘后,執(zhí)鐘老師走出教室,單下牽動鐘繩,報告下課時間到來。隨后教師們結(jié)束課時,孩子們叫著喊著、笑鬧著或者蔫蔫地擠出教室門口,再奔跑著來到操場邊、沖向廁所旁……
后來自己考入了本縣城關中學高中班。由于學校臨時招收遠距離學生,再加上設施條件差,除了冬季留下遠距離學生住宿之外,一年中其他時間都是靠走讀上學。我屬于遠距離學生,兩年讀書時間中有一年半處于走讀狀態(tài)。因家中就一輛自行車,父親經(jīng)常用這輛車子販賣花生,這走讀過程也有一小半時間真正通過步攆走到離家五公里之外的學校去讀書。書包里總是帶著中午的干糧,書包帶上用線繩拴個很小的搪瓷缸子,中午放學后來到離學校半里多遠的縣招待所里接些開水打點午餐,下午放學后再步行回家,每天20華里的來回距離,腳下生風也需一個小時多。一般早上吃飯后帶好布包的干糧,一張白面蔥花餅或者兩個玉米面鍋貼餅;有時母親蒸些饅頭或者做幾個糖包,我從中拿出兩個,用布包好裝進書包開始趕路,從家中一路走著奔向五公里外的中學校園。開始走慢,中途越走越快,來到離近縣城北邊的變電所時,就聽見城關中學敲響的預備鐘聲。那預備鐘不是三下一頓,而是一下一下的頓響,猶如教堂禮拜時的聲聲洪鐘巨震之音,悠悠揚揚飄入耳際。
當時城關中學那口大鐘挺個大,吊在校園中間偏西的操場邊一棵大槐樹上。傘狀的槐樹一摟多粗,樹蔭碩大遮蓋半畝地表,南北旁邊同樣有一兩棵碩大的國槐,夏日里毒辣的太陽下同學們通過槐蔭短暫避暑,在此說笑中瞭望著西邊廁所口進出的人流疏密,抽空趕去幾十米遠的廁所以緩內(nèi)急,或從廁所回教室前在此稍微停留,等待著老于頭前來敲鐘。老于頭是一位高個子很單薄的白毛老師。當時,于老師的年齡幾近退休,瘦肖的臉上堆滿皺紋,目光深邃,雪刷白的長頭發(fā)被梳子定型成當時中老年男人流行“大背頭”,總給人一種很有修養(yǎng)的園丁形象。這執(zhí)鐘人行動輕快,卻習慣低頭弓腰,對敲鐘工作兢兢業(yè)業(yè),甚是負責;我在此讀書期間,有一年多的時光都是這位于老師敲鐘。后來聽說他生病休假了,等待著不久后的辦理退休手續(xù),就一直沒再見到他。于老師走后,換成了一位常戴鴨舌帽的胖老頭接替敲鐘任務,這老頭走路穩(wěn)當,卻像一只逗笑的老笨熊,看臉上還帶彌勒佛的笑紋,執(zhí)鐘工作也做得很好。
后來我的高中讀書階段結(jié)束,幾年后再進城關中學進行進修考試,那口大鐘依舊掛在那棵高大的槐樹上,巨傘狀的大槐樹間時有響亮而熟悉的鐘聲傳來,為校內(nèi)的考生及監(jiān)考人員報告著答卷前后的預定時刻。
高中畢業(yè)后我返鄉(xiāng)被聘為小學民辦教師,只可惜那熟悉的村南初中校園已成危房,數(shù)年后又被村干部商議變賣成民宅。買主推翻一長排年頭不多的起脊危房教室,另起了新居,那標志著我讀書兼教書初始生涯的村外學堂從此消失,若干年后人們已經(jīng)不知或者忘記這所曾在的熱鬧校園。那口鐘也在變賣校址之前被人竊走,變?yōu)槠沏~爛鐵不知被哪個買破爛的鄉(xiāng)間小販順手用幾張毛票卷走另行出售,將這略帶文化氛圍的信物敲碎融入鑄鐵爐變?yōu)殍F錠或鋼筋,之后流落遠方從事建材或某種鋼鐵工程,不知去向。隨懷念的心情依舊,卻不知物在何處,這有靈性的警鐘信物最終為誰人所用。
然村中心老校址的那口鐘,在某年一個寒冬雪天后融雪成冰時,鐘身披上了厚厚的甲胄,預備時被一個虎背熊腰的胖孩子使出吃奶的猛勁輪圓鐘繩撞擊幾下,洪鐘頓時破裂變音;不久后便片片鑄鐵被鐘錘先后擊落,一個完整的鑄鐵吊鐘最后殘剩成廢品,最終淘汰,也失去了影蹤。
從教十年后在師范讀書期間,門衛(wèi)旁邊有口鑄鐵吊鐘,開始時每天由門衛(wèi)老頭值班負責敲鐘,借鐘聲指揮師生的每日作息時間;好像后來過了些日子,便安裝了電鈴,有電鈴指揮上下課等作息時間,精準方便多了,且省卻了門衛(wèi)的麻煩和辛苦。但我心里總覺得不如鐘聲古樸悠揚自然,不能突出彰顯文化地域氛圍的優(yōu)雅神韻。
學校單位的鐘聲早已經(jīng)隨著電鈴等新設備的引進而消失,好多年不再看到那種鑄鐵的吊鐘了,作為天命之后的一名教育人,心中總覺的校園里少了些什么,伴有某種失落感。究竟失落了什么,自己也說不清。那有悠揚鐘聲響徹的校園,其實是我的青蔥歲月,已經(jīng)流逝后去而不返的年輕時光,蒼涼與感傷并存,只因這歲月中的悠揚的校園鐘聲……
最近兩年看到的實物吊鐘,是在本縣的菩提寺藥師殿藏經(jīng)閣里面的一角。那口大銅鐘,直徑有半米左右,高度大于近八十公分;鐘擺邊緣凹凸有致,上有佛語鼎文。整口鐘銅色古韻,精美大氣,鑄造講究;這銅鐘不用錘敲,而是用外力借吊起的沉物悠來蕩去撞擊的。俗話說“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此時頓悟其意。雖沒親臨聽過它發(fā)出的聲響,卻能從影視里感覺過那種混元音:帶銅器的、甕聲甕氣的、悠揚遠方的聲聲震響,這余音渺渺、傳向四方,呈佛境仙樂,神定八面、祛除孽緣、普渡蒼生……
生命的過往隨鐘聲湮滅,年華似水東流,“逝者如斯夫”,一去不回頭;我們唯能之事:只爭朝夕,發(fā)憤圖強,“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遠去的鐘聲隨筆散文】相關文章:
那些遠去的記憶隨筆散文(通用17篇)09-08
散文的隨筆11-08
散文精選經(jīng)典散文隨筆10-26
秋韻散文隨筆散文10-26
有關散文隨筆的經(jīng)典散文10-26
清明隨筆散文11-05
散文d隨筆06-25
隨筆優(yōu)美散文10-26
寵物隨筆散文10-26
經(jīng)典散文隨筆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