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描寫寬容的散文
人在生活中時常有身心勞累的感覺,也常聽到有人感嘆自己活得很累,但是我們要寬容。
學會寬容【1】
俗話說:海寬不如心寬,地厚不如德厚,一個人只要擁有了寬廣、坦蕩的胸懷,那就懂得了寬容。
寬容,就是在別人有過失,甚至冒犯到自己時,并沒有斤斤計較,這也就所謂的“容人之短,恕人之過”,《書經》上說:“有容,德乃大。”
鄰居之間需要寬容,鄰居在一起,總免不了發(fā)生一些小摩擦,如果處理不好就可能將“小事化為大事”,而寬容,能使鄰居之間的隔閡消融化解,從而增進相互之間的諒解和交往。
同事朋友之間一樣需要寬容,在一起生活,一起工作,低頭不見抬頭見,往往也避免不了一些爭執(zhí),如果總是斤斤計較,事情有可能將“小題大作”,而寬容,能使同事朋友之間建立起真誠的信任、合作和深厚的友誼。
“唯寬可以容人”,寬容,能化干戈為玉帛,寬容是一種博大、無私的愛,學會寬容,也就學會了愛,去愛身邊的人,愛這個世界。
我們生活在大千世界中,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常常會遇到被人誤解、冷淡和傷害等一些不如人意的事,此時,人的本能反應就是不滿或報復,心情也就會低落或進一步地激化矛盾,產生不良后果。
而唯有寬容,才能包容一切,并消除隔閡。
寬容,并不代表著無能、毫無原則地退讓,而是“得饒人處且饒人”,寬容一切可寬容的事或人;寬容,也并未虛以委婉地去應付,而是將心比心地去寬容。
生活中需要寬容,寬容是允許萬馬奔騰的草原,是接受百鳥飛翔的天空,如果我們都學會了寬容,獻出一片愛心,一片善意,那么,我們的生活就會充滿溫馨,我們的世界將會更美好!
將生活扛在肩上,風雨兼程【2】
日歷又悄無聲息地翻開了一個嶄新的月份,濃霧包裹的清晨,有著厚重的涼意,米色風衣已略顯單薄了。
不經意呵出一口氣,一團白霧在眼前慢慢消散,無聲地警醒著我,深秋來了。
女兒把手臂伸進我的外套里,攬著我的腰并行著,她說:這樣暖和一些!我笑而不答,任由那雙小手,隔著一層薄薄的纖維,柔柔地貼在自己腰上那一小塊柔軟。
看著那雙小手高舉過頭頂,對我揮手再見,藍色的身影最終淹沒在一片藍色里;我轉身開始一天的周而復始。
習慣性的把雙手放進外套的口袋里;這是一個人走路時一貫的姿勢。
自然而然的喜歡有口袋的外套和褲子,只為讓手在人群中,不再無措;可以和它的主人一樣,看起來那么淡然自若。
今天這一路都是綠燈,紅燈下的汽車,呼呼冒著白氣,和濃霧混合著,能見度應該不足百米。
還未竣工的高樓,在濃霧中寂靜聳立著,不久的將來,我或許也將在某一層高樓的一扇窗口內安家,像鳥雀一般,有個安定的窩,在高高的樹杈間;只是這窩的造價有點高,要花上兩代人所有的積蓄只能換來一百來平米的毛坯;之后再像螞蟻搬家一樣,將所有的心血都托付給這個水泥盒子;房子就像是宿命,你買或不買,總能和你的生活不期而遇。
每天都要走這一段陡坡,迎春花細碎濃密的葉,是這一季最濃烈的綠。
踩著高跟鞋的腳步,總是顯得細碎而堅定,貌似只有這樣,才能掌控好那幾厘米的高度,且更能注意腳下的每一步。
曾是那么排斥高跟鞋,最終還是難以擺脫小女人的虛榮,穿了這一個夏,又一個秋,或許,天性這東西,不管你如何閃躲,終將如影隨形。
坡底拐角處,有動物新鮮的糞便被人踩成了腳印,向前延伸著,像一場意外事故的現(xiàn)場。
生活中,這樣的意外事故無處不在,只在舉手投足之間;我們只能感慨別人的不幸,而暗自慶幸。
有失業(yè)的朋友,向我尋求安慰。
在一個失意的人面前,我只能談失意,以求同病相憐,惺惺惜惺惺。
能安慰人的話,總是在用時方恨少,連鼓勵都因為力不從心而顯得敷衍。
但,有一種傾訴,需要的僅僅是聆聽,無聲勝有聲,應該就是如此吧。
天橋上,看不出具體年齡的大爺挑著兩大籮筐的紅薯,胸前的衣扣敞開著,露出藍色的棉毛衣,領口處有明顯的脫線痕跡,一汪汗水聚集在額頭上的褶皺里,投射著路人匆忙的腳步。
對面走來一位中年男子,一副城里人喊的農民工的打扮,二話不說,接過大爺手里的扁擔,將兩筐紅薯,三步并作兩步,挑下了天橋。
我以為那是老人的兒子,等我走下天橋,老人又接過扁擔,用干澀渾濁的嗓音說了句:謝謝!中年男子沉默著匆忙與我擦身而過,留下一臉驚愕的我,和滿腔的溫情。
我蹲在大爺?shù)幕j筐前,一邊挑選,一邊和大爺搭訕著;大爺說他已經78了,這一段時間都要挑兩籮筐紅薯來賣,他來的那個地方我沒有去過,不知道他要走多久。
他說孫子有時候會來幫他,挑不動就歇一會,他說怕城管攆,自己跑不動。
我問他為什么這么大年紀了還要干農活。
大爺回答說,看著田空閑著太可惜了,再過兩年想干也干不動了。
我不再追問,多選了一些,只想一會大爺挑著不那么吃力了。
我最終還是以路人的姿態(tài),和大爺告別了,想起了一個詞:行。
這個詞第一次被我記住,是在一位自己曾很喜歡的旅行者的書頁上。
這個和我同齡的男人,將旅行作為了人生的修行,幾年時間,足跡遍布了地球上60幾個國家;珠穆朗瑪峰是他修行的終點。
對于像自己總是居于一隅的人而言,旅行就像是折斷的翅膀,安插在背上。
我夢想著去西藏,但高原反應會隨時要了我的命,在夢想和性命之間,我不能免俗的選擇了活命,只能將那個夢想,托付給夢境。
再回頭,大爺已經走遠了,突然明白,他挑在肩上的是生活。
前兩天看新聞,說一位92歲的老人,已經用爬行的方式,生活了兩年。
這一事件,被賦予了“感動”的字眼,我不解,我們究竟被老人什么所感動,是她的堅韌,還是她的不幸?感動又是何時如此泛濫呢?面對不幸于你我的生命,需要的不是感動,而是尊重;只是前者比后者容易得多,所以容易決堤。
新的一個月,有太多的期許,這應該就是生活令人有勇氣和力量去迎接與挑戰(zhàn)它的唯一支點。
歲月有情,余生無涯,將生活扛在肩上,風雨兼程,且行且珍惜……
心不可太累【3】
這種累,實際上就是心太累。
如果體力消耗大而勞累,休息一下或睡個好覺就過去了,心累就沒那么簡單了。
心累是指人的心理負荷重,精神壓力大,心事繁雜無序。
心累是心靈的疲憊和倦怠,會使人內心遭受痛苦,使身心健康受到傷害。
造成心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人生活在社會中,難免要面對激烈的社會競爭,難免應對復雜的人際關系,難免遇上惡劣的生存環(huán)境,生活中也會有太多的無奈和不如意,人活著注定還要為事業(yè),為生存、生活奔波勞碌,操心勞神等,這會使人的心累。
心理因素會造成心累更嚴重,比如對社會地位的強烈渴望,對虛偽自尊的固執(zhí)堅持,對物質享樂的無盡欲望,對他人的過度攀比。
也包括承受不了面臨的壓力,經受不住失敗、挫折和利益損失的打擊等等。
這程度不同地造成人的煩悶苦惱、焦慮憂愁、悲觀消極、自責自卑等情緒,甚至對前途、對生活失去信心。
要使心不累,就要努力培養(yǎng)和保持一種達觀、恬淡的心態(tài)。
達觀就是心胸開朗,見解通達,樂觀自信。
特別在困難、挫折、失意面前想得開,不氣餒,不自卑,不自怨,不自棄,能夠順其自然,隨遇而安,從容應對生活中發(fā)生的一切。
恬淡是恬靜淡泊的意思,就是在生活中保持心安欲寡,淡薄名利,不為世俗所累,不為欲望所逼,不要想得太多、計較太多,花開任其綻,云散任去飄,以淡定溫和的態(tài)度面對人生,以怡性怡情的胸襟去面對生活。
要使心不累,就要學會選擇,懂得舍棄。
人生在世,旅途漫漫,總會有山重水復,柳暗花明,總會有風雨兼程,殊途同歸,有得有失。
學會了選擇,就會找到安身立命的最佳位置,就會找出人生之旅的最佳線路。
懂得了舍棄,就是甩掉歲月中沉積的負荷,放棄心中過多沉重的負擔。
把自己難以得到的或不該得的果斷放棄。
懂得舍棄也要學會忘卻,忘卻了煩惱就沒有了煩惱,忘卻了痛苦就沒有了痛苦,忘掉該忘掉的,至少不再去想他,才能更容易接納新的事物,心里會敞亮很多。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一個人的時間、能力、精力有限,承載不了過多的追求、抱負和勞頓,懂得舍棄,才能擁有一份安祥怡然的心態(tài),才會活得坦然、真實,才能輕裝上路,堅定地抵達生命精彩的彼岸。
要使心不累,就要克制和弱化攀比的心態(tài)。
俗話說: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
有些事可以與人比,有些事情是不能攀比的。
如果比學習成績,比進步發(fā)展,比業(yè)務技能等,會督促人們互相學習,積極向上,奮發(fā)圖強。
如果比官位,比老子,比財富,比地位,比美女,比奢華,比排場,甚至在生活中比吃穿、房子、車子等等,這種攀比是一種嫉妒心理,一種消極情緒。
這種攀比會扭曲人的人生觀、價值觀、金錢觀。
紅塵之中,只要有七情六欲,就難免被世俗追逐所牽絆,攀比就像影子一樣跟著你,怎么處理好這個心理,怎么能讓攀比成為一種積極的心態(tài),需要認真自我把握。
社會中,每個人的處境、條件、際遇、生活方式都不同,總會存在差異,也無從效仿一致。
與其妒嫉人家的成功,不如觀察別人的長處來修正自己的短處;與其仰望別人的幸福,不如學習別人經營幸福的方法;與其羨慕別人的好運氣,不如借鑒別人的經驗教訓,以完善自我,走好自己的路。
人之所以會心累,有時是虛榮心在作怪。
人如果熱衷于名利與虛榮,就像套上無形的精神枷鎖而迷失自己。
虛榮心太強,思想上會不自覺地滲入自私、虛偽、欺詐等行為,這與謙虛謹慎、光明磊落、不圖虛名等美德是格格不入的。
虛榮的人缺乏誠信,好大喜功,對微不足道的贊譽和成功沾沾自喜,甚至不惜弄虛作假,對自己的缺點和不足極力遮掩。
往往表現(xiàn)在“死要面子活受罪”,還過高估計自己,目空一切,自命不凡,喜歡炫耀,不懂裝懂,打腫臉充胖子,班門弄斧,爭強好勝,妒賢嫉能,說長道短,搬弄是非等等。
這種心態(tài)和行為是一種外強中干,對己對人都貽害無窮。
也因不敢坦露自己的心扉,表面的虛榮與內心的心虛總是不斷地折騰,給自己帶來沉重的心理負擔。
克服了虛榮心,人會變得腳踏實地,內心充實,胸懷寬闊,目光長遠,精神世界會得到升華。
要做到心不累,就要懂得知足常樂。
如果人心無足,如無底洞,如蛇吞象,貪得無厭,好高鶩遠,欲壑難填,此種心態(tài)不會有幸福快樂可言。
知足就是安于已經得到的利益,珍惜并享受自己的擁有,從中得到滿足和快樂。
知足就是不奢求不屬于自己的額外利益,不強求力所不能的事,在義利的天平上擺準法碼,有所求有所不求,有所為有所不為,能為則為,不能為則不為,怡然自樂。
懂得了知足常樂,就找到了快樂的源泉,心就不會太累。
別讓自己心累,還要學會悠閑,適時放松自己,排解心中的壓力。
如果多一些健康有益的業(yè)余愛好,多一些高雅的生活情趣,多參加一些文化體育娛樂活動,是由放松身心最有效的良藥。
如能擠出時間或創(chuàng)造機會,多參加一些自己感興趣的琴棋書畫、旅游觀景、養(yǎng)魚種花、打拳舞劍、戀棋對弈等活動,不但可以得到美的享受,也可以陶冶情操,優(yōu)化心靈,解除疲勞,健康愉悅。
達到了心靈的悠閑,自然會超然灑脫,輕松愜意,出神入化。
只要心不累,就會有充沛的精力投入工作,就能更好地享受生活,就會有幸?鞓返娜松
【描寫寬容的散文】相關文章:
寬容隨筆散文10-09
寬容的隨筆散文10-09
寬容的境界隨筆散文10-09
描寫寬容的作文02-20
描寫寬容的語錄大全10-05
描寫雪花的散文10-01
描寫親情的散文10-05
描寫人物的經典散文10-05
描寫大海的散文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