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幼兒教育隨筆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中,大家都看到過不少讓自己印象深刻的隨筆吧?隨筆是散文的一種,可以不受體裁的限制,靈活多樣,不拘一格。想要找更多優(yōu)秀經典的隨筆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教育隨筆,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教育隨筆1
不可忽視的幼兒午睡安全
幼兒午睡時總有悄悄話要說,小手東翻西翻,不安靜睡覺的習慣。所以每到午睡時間,我們每個老師都不敢放松,認真巡視孩子們的午睡情況。
中午午睡時,我為孩子們改好被子后,開始巡視孩子的午睡情況,看看孩子們是否都閉上了眼睛,當我走到徐立偉小朋友身邊時,發(fā)現他的小手在口袋里摸來摸去,嘴里還在咀嚼什么東西,我請他嘴里的東西吐出來,發(fā)現是一根黑色的線,口袋里摸來摸去的是他的'上衣扣子。經詢問得知,徐立偉小朋友在上樓睡覺時,不小心把上衣扣子弄下來了,口子上的線他要下來放在的嘴里,把扣子裝在口袋里,但是又不放心怕丟了,就把手伸在里面摸來摸去。這件事幸好發(fā)現的早,也幸虧他只是把線放在了嘴里,不然的話一個不小心,會發(fā)生什么樣的后果誰也說不知道。
以前我認為孩子在午睡時,老師可以放松一下,看看雜志或是干一些自己的事。這件事情提醒了我,讓我認識到了安全問題處處在、時時在,認識到午睡前檢查的重要性。讓我知道幼兒的午睡決不能忽視,要時刻把幼兒的安全放在第一位。以后午睡的每一天,我都要認真檢查孩子,引導幼兒把不安全的東西拿出來。你像小石子啦、玻璃、瓜子、還有一些小女孩的發(fā)夾等等不安全的東西。
我想我們每個老師都應該隨時注意孩子的一些細小動作,防患于未然,確保孩子的安全。同時為了鼓勵孩子有一個甜蜜的午睡,我們每天在孩子起床后都要表揚那些午睡好的小朋友,并送給她一朵小花或是一張硬卡作為獎勵,使孩子們?yōu)榱死蠋煹馁澰S會更加努力的做好,讓孩子們在午睡的時光里可以進入甜蜜的夢鄉(xiāng)。相信只要我們用心孩子們會更健康、更快樂的成長。
幼兒教育隨筆2
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說過:“兒童學者告訴我們凡人生所需要的重要習慣、傾向、態(tài)度多半可以在六歲以前培養(yǎng)成功!彼麖娬{了6歲前教育的重要性,可見在學前教育階段幼兒行為習慣培養(yǎng),對兒童一生的發(fā)展是至關重要的。
現在有許多孩子學習、做事,就連吃飯都不認真,我覺得歸根結底就是習慣的養(yǎng)成方面有問題。有的家長,特別是農村家長提前讓孩子學習寫字、算數、識認拼音,還要求老師每天都要布置作業(yè),而忽視了嬰幼兒期孩子習慣的培養(yǎng),從而導致許多孩子從小就產生了厭學情緒,喪失了對于學習的好奇心,同時也抹殺了孩子們愛玩愛樂的天性,阻礙了兒童身心的正常發(fā)展。
我認為在幼兒園,教師必須加強對幼兒的行為習慣的引導,并且向家長廣泛宣傳兒童習慣培養(yǎng)的重要性,實現幼兒園與家庭的共同教育,教育幼兒從現在做起、從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做起,為孩子一生的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學前教育對于兒童一生的發(fā)展至關重要,關系到國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運。幼教同行們,我們身上肩負的任務任重而道遠!
幼兒教育隨筆3
其實,每個月都挺忙碌的,5月底剛剛舉辦了講故事比賽,在5月我們就已經開始排練大班畢業(yè)典禮的節(jié)目了。所以,幼兒園的工作是很繁雜的。
在五月我們就要把幼兒的服裝準備好,我和余老師負責裁剪衣服,別的班的.奶奶則幫我們縫紉和車衣服。真的很感謝她們的幫忙。要不然,我們就準備不了幼兒的服裝了。除了排練時,不是余老師看小朋友就我看小朋友,另外一個老師就要忙著裁剪衣服,五月也是一個很忙的月。
我們還要每個級準備一塊祝福哥哥姐姐的話語,在一個忙碌的星期里,就弄好了。
在第一次彩排完后,我們尊聽園長的指導,在舞蹈的結尾加進了一個最后的造型。針對小朋友不熟的環(huán)節(jié)多加練習,哪個環(huán)節(jié)不順我們也想辦法是換動作,還是把這個環(huán)節(jié)刪了。每天都要求小朋友練習,不過,小朋友還算配合,只有個別小朋友在搗亂,不想跳舞。但是,偶爾還是會跟著跳的。
在大班畢業(yè)典禮的當天,小朋友在換衣服的時候,有好幾個都哭了,還好表演的時候,都市乖乖的在舞臺上跳舞,沒有到處亂走。那天小朋友的表現老師和家長都很滿意。都夸小朋友棒,當然,家長也感謝了老師那么久的練習。
其實,在忙碌的這些月里,感慨很多,但是,言語卻很難表達出來,這次匯演很成功,全園都很高興。有付出肯定會有收獲的。
幼兒教育隨筆4
有一位教育學家曾經說過:“教育之沒有愛,就象池塘沒有水。沒有水,就不能稱之為池塘。沒有愛則不能稱之為教育。”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渴望用自己的雙手為孩子構筑一個愛的池塘。在我眼里,每個孩子都是一則動人的故事。
佳佳是個內向文靜的女孩,平時總喜歡一個人靜靜地坐在位置上,不與同伴交流,而且做事動作特別慢,吃飯、吃點心總是落到最后一個,與其他幼兒相比,各方面的表現要差一大截,就是這樣的一個孩子,使我從來沒有特別關注過她。可前幾天音樂課上的表演卻讓我改變了對她的看法:周末放學時,我對她們說,明天是星期天,請每個小朋友回去準備一個節(jié)目表演給爸爸媽媽看,我會在下星期一的音樂課上先請他們來表演一下的。結果在下周一的課上,那些平日里認真、大膽的孩子一個個爭著要“上臺表演”,可這時我卻看見半舉著手、低著頭的小女孩——佳佳。真不敢相信我的眼睛,平日里不聲不想的.她,今天居然主動要求表演節(jié)目。我毫不憂郁的請了她,于是她大聲的唱了歌曲《我的好媽媽》。唱完后,她輕輕地說了句:“老師,我唱得好嗎?”迎著她那眼神,我不由一怔,心想:“她是多么希望能得到老師的肯定和贊賞呀!”想到這,我連忙對她投以贊許的目光,并大聲地對她說:“你唱的真好!你媽媽聽了一定會很高興的!我們一起來表揚一下她”——“你真棒!”聽了小伙伴們的歡呼,她靦腆地笑了。望著她的笑臉,我忽然覺得她好可愛了。接下來的幾天日子,佳佳似乎慢慢的變了,各方面都有了進步,動作也學快了,臉上總帶著笑意。也許我那句表揚的話鼓勵了她,讓她感覺到老師對她的關注。想到這,我為自己以前對她的偏見感到羞愧,我想每個孩子都是可愛的,作為老師的我們一定要平等地對待每個孩子,要全心全意地愛著每個孩子!
以上的故事在我們與幼兒相處的日子里時有發(fā)生,它讓我想起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一個好的老師,首先應該熱愛孩子,接近孩子,善于和孩子交朋友!敝挥形覀冋嬲\的把愛心獻給孩子,他們才會茁壯成長。讓我們一起努力,給我們的孩子編織一個愛的搖籃!
幼兒教育隨筆5
創(chuàng)造家園共育的有利環(huán)境
《綱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睘榱俗尭魑患议L能更多地了解幼兒園,能與幼兒園更好的互動,創(chuàng)造出家園共育的有利環(huán)境,常家幼兒園于xx月9日上午召開了全體幼兒家長會。會上王園長與家長們在我園對幼兒的教育方式上和家長們進行了交流,發(fā)放了家長問卷調查表,真誠地希望在互相信任、尊重、支持的基礎上實現家園共育,真正為孩子創(chuàng)造整體和諧的教育環(huán)境。
各班老師也做了精心準備,熱情接待每一位家長。會議結束前,各班班主任把班級的基本情況作了簡要的介紹。其次詳細的介紹了本學期的教育教學、衛(wèi)生保健、目前的班級狀況等重點工作。最后,就家園如何配合更好的教育好孩子做了詳細的`探討。
會后,家長們又參觀了幼兒園各個活動室,班主任分析了每一位幼兒的特點和學習生活情況,還重點介紹了本學期開設的課程、教學目標及一日生活安排,使家長更加了解孩子的幼兒園生活。同時也向家長提出了配合幼兒園工作的一些建議和要求。
本次家長會不僅拉近了幼兒園與家庭之間的距離,促進了家園共育,還對幼兒園本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順利開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幼兒教育隨筆6
這一天,我教孩子們寫數字,我大手拿小手教每個孩子都寫了一遍,對他們說:先畫秤鉤,再畫秤桿。可一轉身孩子們就說:“老師,我不會寫!蔽以俜磸偷亟,一遍又一遍,有的寶寶還是重復不會寫。這時諾諾小朋友已寫了一張紙了,而且寫得非常好,我便順手拿起圓珠筆給諾諾打了個勾勾,諾諾拿著本子歡呼雀躍起來:“我有一個勾勾!眲e的小朋友都說:“我看看”、“我也看看”……看到孩子們對勾勾的羨慕,我大聲宣布:“誰寫的好,我就給誰畫勾勾!币痪湓捳f完,教室里立刻安靜了,看到孩子們都趴在課桌上寫著,不一會功夫,許多小朋友的`本子上都畫了勾勾,而且沒有一個孩子再說不會寫,勾勾的功效太神奇了。
以后,課余時間,每當我給孩子們布置任務時,孩子們都會問我:“老師,還畫勾勾嗎?”
幼兒教育隨筆7
幼兒一日生活活動中,發(fā)生很多很多的事情,有些很隨意地就過去了,而有些事情,只要教師把握住機會是很好的教育契機。
今日午時在領孩子們隨便走走的時候,孩子們看到一只蝴蝶在花叢中飛舞著,孩子們欣喜若狂的叫著:“老師,你看何處有一只花蝴蝶!痹谀菚r有幾個調皮的孩子跑過去捉蝴蝶,我用力的.喊著,但是他們已跑的很遠了,聽不到我的喊聲,過了一會,他們歸來了,哮喘噓噓的說“嗨,真惋惜沒有捉到它!蔽覒c幸蝴蝶沒有被捉到。我把孩子們社團過來給他們講了一個姑且自編的“花蝴蝶的故事”。孩子們聽完后都對我說:“老師我不再捉蝴蝶了。”“老師,我們會掩護蝴蝶的!庇械男∨笥堰提議回教室繪畫美麗的花蝴蝶……
可見老師的RAND教育在一日活動中重要作用,我想只要我們老師善于捕捉,善于指導,對造就幼兒觀察潛力、探索情欲等各方面都起著必須的催化劑的作用。
幼兒教育隨筆8
寬容,就是寬恕容忍,指能容納異已和理解與愿望不符的事物。是一個人對社會對人生所抱有的進取的生活態(tài)度。是一種做人的品質,也是一種美德。所以,家長必須讓孩子學會寬容,那么,如何讓家長學會寬容呢?
1、寬容在社會生活中起著重大的作用。記得小時候,爺爺曾教我古代的一首詩:“千里捎書為一墻,讓它幾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怎樣不見秦始皇?”講的就是寬容平息鄰里糾紛的故事——故事,張家與李家是鄰居,一天為占用一堵墻而吵得不可開交,一向鬧到知府衙門。知府大人一時也難斷此案。張家主人想把自我有嫡親在京城朝廷做大官,便修書一封,求嫡親幫忙打官司。而這位嫡親素來“性寬”,寫了這首詩作為回信。張家主人頓時醒悟,采取了“寬容”態(tài)度。于是,一場民事糾紛和平解決了。
2、能寬容的人實際上“棋高一著”,并非膽怯懦弱!妒酚洝分辛H和藺相如的故事更是世人皆知。藺相大智大勇,功勛卓著。但為了不至于“內耗”,對廉頗一而再、再而三地忍讓。廉頗獲悉真相后,十分內疚,親自到藺相如門上請罪并感嘆道:“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贝死翘A相如的寬容避免了內訌,換來了友誼,維護了國家的利益。這就是用故事教育孩子。
3、作為一種做人的品質,寬容也是我們偉在的中華民族諸多優(yōu)秀品質中一個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且千百年來源遠流長,發(fā)揚光大。然而,在今日的現實生活中,有些年齡的父母時常對自我的孩子灌輸“不能吃一點虧”的思想觀念。有的家長臨送孩子上幼兒園前,叮囑孩子最多的是,不能被人欺侮,誰打你一下,你必須還誰一下。有的家長見孩子用手打架“吃虧”,便教孩子用腳踢,用牙咬,總之不能“吃虧”。有的家長見自我的孩子“吃了虧”。(其實,孩子間正常的打鬧,游戲,打一下,碰一下又會厲害到哪里呢)便心如刀絞,非拉著孩子去找對方家長討個說法不可;我還目睹過一次“雙方不相讓,上陣父子兵”的場面,一個公園里,兩個孩子為爭打一個秋千相持不下,各不相讓。這引起雙方父母大動肝火,相互指責、怒斥,不就為玩一個秋千嗎?不玩有怎樣呢?而雙方父母見孩子發(fā)生爭執(zhí),不但不好言勸開,反而“隨行就市”地加入紛爭的行列。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這樣的行為會給正在成長過程中的孩子的心靈留下什么樣的人格烙印呢無非是“寧可我負人,不可人負我”罷了。這樣會使孩子再成長的道路上吃大虧。
所以,愛孩子就要為孩子的長遠做打算。孩子終歸有一天要長大,要離開父母獨立應對生活的。而當今與未來的社會是為生存激烈競爭的社會,若要讓孩子能在社會上立足,就絕不應教他在一時一事上與人錙銖必較,寸利必爭。相反,應培養(yǎng)其具有寬廣的胸懷,能容的度量。力求寬容謙讓,而力戒心偏性狹,貪圖小利。古人云:有容乃大,無欲則剛,至大至剛,何所不克這話說得多么深刻而富含人生指導意義。作為目光遠大的父母,僅有把孩子培養(yǎng)、塑造成“至大”“至剛”的人,才會使其成為真正的強者,才能最終使其在激烈的生存競爭風浪中站穩(wěn)腳跟。
幼兒教育隨筆9
伴隨著歌曲《春曉》的響起,我們的戶外活動又開始了。孩子們一聽到這首歌就興奮的排好隊走出活動室來到塑膠場地。作為大班的小朋友,我們選擇的是跳繩,大部分的孩子經過近兩個月的練習已經能夠熟練的掌握了跳繩的技巧。我們決定挑戰(zhàn)一下跳大繩。我們兩個老師甩著繩子,讓小朋友排著隊一個個來嘗試著跳大繩。這是他們第一次接觸這項運動,孩子們雖然很好奇、興奮,但是沒有一個孩子敢主動往前上的,都是你推我,我推你的。
我一看這種情況就點了祥瑞的名字,(祥瑞是班里膽子比較大,而且運動方面比較好的孩子)祥瑞鼓起勇氣跑進了甩起的大繩里,但是由于節(jié)奏不對跳了一下就絆倒了。雖然第一次嘗試失敗了,但我們總結出來,在孩子跳進繩之前給孩子數3下作為準備,這樣就能順利的進入大繩,節(jié)奏能跟上。就這樣幾個平時膽子比較大的孩子能夠試著跳大繩了,可是還有一些孩子不敢嘗試?此麄儨蕚渑苓M大繩時,不是用手捂住耳朵就是用胳膊擋住頭就知道害怕大繩打著自己。針對這一情況,我對孩子們說:“別怕,大膽的往上跑,看著老師的繩子上去了你就跑進來。”
話說完,我自己都心虛,說實話我也害怕,記得小的時候伙伴們在一起跳大繩我從來不參加,因為怕繩子打著頭。就是現在也不敢,一是怕繩子打著疼,二是怕不會跳被小朋友笑話。但是,為了小朋友我今天也要挑戰(zhàn)一下自我,于是我鼓起勇氣,走到大繩跟前,眼看著大繩一起一落我就是不敢跳,繩子甩了快十下了,我還是站在原地,為我甩繩的小滕老師看出了我的憂慮了,對我大聲的說:“沒事,你上就行,要是看著繩子快打到你了我就拽住繩子,放心打不到你!蔽铱戳丝唇o我加油的孩子,就卯足了勁沖了上去,沒想到真的成功了。
我高興地抱住為我甩繩的老師,這時小滕老師說:“你看我說的沒錯吧,打不到你吧!”我趕緊抓住機會問她,她是怎么做到的,小滕老師告訴我:“甩繩的人其實很重要,你要看著孩子如果跑過來繩子快打到她了,就把繩子快甩開,這樣孩子就能跳進來;看著孩子的節(jié)奏甩繩,他跳的快你甩的也要跟著快,這樣慢慢的'他就會了。”這時我才恍然大悟,怪不得我剛才跳得那么輕松呢!我們也嘗試用這種方法,果然幾個膽小的孩子也能成功的跳大繩了。
通過這件事情,我深刻的體會到,任何理論都要連系到實踐經驗,自己都沒有嘗試跳大繩又怎么掌握其中的技巧呢?光憑著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去指導孩子,一切都是空說,不具意義,對孩子也沒有幫助。只有自己先嘗試了,在實踐中得出的指導方法才是切實可用的。通過跳大繩活動,我也突破了自己,多年不敢跳得大繩我也嘗試了。以后我也要做事情更勇敢些,給孩子們做一個好的榜樣。
幼兒教育隨筆10
消防從幼兒抓起
安全是孩子的重中之重,為了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消防意識,我園于周五上午舉辦了一次火災應急疏散演習,來增強幼兒和教師應對突發(fā)事故的能力。
事先教師準備了大量的消防應急材料如:手帕、水、干粉滅火器、爆竹等,向幼兒講解了逃生的方法。在模擬現場中,隨著一聲保住聲響,孩子們一個個低著頭,用濕毛巾捂著鼻子和嘴,在老師的指揮下鎮(zhèn)定、有序地安全撤離。教師還為幼兒進行了干粉滅火器的現場示范教育。僅用了不到2分鐘的.時間,孩子們都已安全的撤離了現場。
此次演練讓孩子學到了更多自救逃生等消防安全知識,以便從容應對火災突發(fā)事件,真正學會自我保護。
幼兒教育隨筆11
1廢物變寶作用大
看到孩子們喝完的飲料罐、酸奶盒扔了怪可惜的。于是,我和孩子們結合主題活動,充分利用廢舊的酸奶瓶、易拉罐、紙盒、紙杯等材料,制作出了形式多樣的玩教具。這些玩具設計新穎、安全適用,而且操作性強,能夠靈活運用。這一活動不僅提高了孩子的的動手制作能力,而且在教學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2引導孩子發(fā)現同伴的長處
我們班的玫軒小朋友,自尊心強,凡事都要比別人占先。有人比他做得好他就耍小脾氣。針對這一情況讓我認識到,教師在引導孩子看到自身力量、增強自信心的同時,也要注意引導孩子去發(fā)現同伴的長處,使孩子意識到自己會做的事其他小朋友也會做。有些事情自己比別人做得好,但另一些事情別人比自己做得好,每個人各有各的長處。這種多方面的橫向比較,既不減弱孩子的自信心,亦可防止孩子產生過于自信或輕視他人的驕傲心理。
3家長的“包辦代替”帶來的危害
現在的'孩子大部份時間是爺爺,奶奶帶的。老人特愛嬌慣孩子,家里遇到事情事無巨細都幫孩子解決,久而久之也造成孩子動手能力弱,自己穿衣服,自己疊被子也不會。再加上孩子自尊心極強,當孩子做不好時就會哭,引起成人的注意,幫助他解決問題。給幼兒園的工作帶來了負面影響,我們要多和家長進行溝通,家園一致,共同教育好孩子。
4教師指導行為的影響
秉浩是班里年齡最小的男孩,老師也總覺的孩子年齡小,對他放低要求,孩子遇到問題向老師求助,老師也總幫孩子解決。久而久之讓孩子形成了依賴思想,對他的動手能力培養(yǎng)不夠重視。綜上所述,造成孩子對自己沒有信心,遇到問題不主動去解決,而是尋求成人的幫助,解決問題的能力并沒有提高。產生了惡性循環(huán)。孩子出現自信心不足是常見的。如果任其發(fā)展就會阻礙兒童身心的健康發(fā)展,嚴重的也會出現個性偏異,危害心理健康。
5一個有意義的約定
楊金升小朋友是一個聰明、可愛的孩子,可每次入園總是哭哭啼啼的,找好多理由拒絕入園,抱著奶奶的腿不松手,媽媽送時更是厲害。每次都是老師連勸帶哄把他留下。
其實,家里的大人走了以后,他一天的表現都非常好。
這一天傍晚,快放學的時候,我找金升單獨談話,并且拍手約定。小朋友看著我們有些莫名其妙,我們卻會心的笑了。
第二天,小朋友陸續(xù)來園了,金升也高高興興的來了,老遠就喊:“劉老師好!蔽乙沧呱锨叭ィ念^說:“金升真是好孩子。”他還有禮貌的跟媽媽再見。
原來,昨天,我們有了一個約定,再入園時不哭鬧,就讓他在區(qū)域活動中當神氣的小醫(yī)生,為小朋友“治病”。
幼兒教育隨筆12
今天區(qū)角活動,孩子們選擇自己喜歡的區(qū)域,只見平時不太喜歡畫畫的雨桐居然選擇了畫畫,好奇心驅使我走到了他身邊,只見他正用紅色的蠟筆畫著一個個封閉的圓,邊畫邊說道:“這是小魚吹出來的泡泡!笨匆娢荫R上請求道:“老師,你能幫我畫一條小魚嗎?”我趕緊說道:“好啊!蔽揖驮谒嫷囊粋個泡泡旁邊畫了一條小魚兒。他看著畫好的`小魚:“老師,我還要許多泡泡和水里的小草呢!蔽夜膭畹溃骸坝晖,你今天真棒!”他高興地點點頭又開始畫了起來。我真為雨桐今天的表現高興。轉身去別的區(qū)域觀察。等我再次回來看雨桐時,傻眼了,只見那張畫已經變得面目全非,縱橫交錯的黑線條涂滿了整張紙,剛才的畫面全給弄壞了,我有點生氣地問道:“你怎么畫成這樣。俊彼p輕地說道:“大風來了,下起了大雨,魚兒都沉到海底看不見了。”我聽了趕緊說:“原來是這樣啊,老師錯怪你了。”
雨桐的畫雖然看起來不是很好,可以說是很亂,但作為小班孩子有他自己的想法,在畫面中也表現出了情感,發(fā)揮了想象力。因此,無論畫成什么樣子,都不失為一幅好畫,老師不應去責備,而應去觀察了解。幸虧老師能及時發(fā)現問題了解情況,才使得還幼小的心靈沒被傷害。
幼兒教育隨筆13
1、好心做了錯事
觀察小金魚是我們班孩子最喜歡做的事情。這天早上,祺祺突然跑到我的跟前慌張的說“老師,老師我們的小魚死了一條!蔽?guī)е鴿M腹的疑惑,立刻來到現場,這時孩子們正圍著魚缸在紛紛議論,劉梓辰連忙用手比劃著一邊說道:“是李子涵弄的,我看到他把手伸到魚缸里邊,把小魚給捏死了”“對,就是他”金垚急忙的說。這是只見旁邊的子涵低著頭,撅著嘴,困惑的看著魚缸,看到子涵的神情,我連忙克制住自己的情緒,急忙走到子涵的跟前拉起他的手問道“是不是你做的,老師知道你是個好孩子,是個誠實的孩子,快告訴大家吧!”這時只見子涵“哇——”的哭了起來,一邊哭,一邊說道:“我剛才看到小魚被石頭壓住了,我想把金魚救出來,所以——”子涵哽咽的說不出話來。聽完子涵的話,我連忙說“金魚遇到困難了,你可以通知大家,我們一起來想辦法,不一定要用手去把金魚抓就出來,如果手用力過大,就會把金魚給捏死的,對嗎?”聽完我的話,子涵使勁的點了點頭?吹缴砼院⒆觽兩鷼饽抗舛忠苫蟮谋砬闀r,我連忙解釋“其實子涵是想做好事的,可不小心變成了錯事,我們大家就原諒他吧,以后我們要多多學習怎樣養(yǎng)金魚,好嗎?”聽完我的話,孩子們臉上頓時露出了寬容的笑意。通過這件事情,我覺得在對待孩子做事時,首先要了解孩子的出發(fā)點,理解孩子的用心做事,給予原諒,給予寬容,換一種心情對待孩子的錯誤,也是我們對孩子們愛的一種方式。
2、感受童真享受幸福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每天和孩子們在朝夕相處中發(fā)生的事情也特別多,有許多都已淡忘,唯獨這兩件事讓我久久難忘……
有一天我上主班,在上完兩節(jié)課后,孩子們圍著我說個不停,劉梓辰拉著我的手說:“宋老師,我和你說說過年的時候我們是怎么過的吧?”“好啊!”我隨口一說,劉梓辰打開了話匣,說個不停,可是這時我卻特別想上廁所,我忙打斷他:“對不起劉梓辰,我想上廁所,回來后你再接著說,好嗎?”“好吧!”梓辰認真地說。就在我關上廁所門時,劉梓辰還趴在門底下的洞口處喊:“宋老師,你拿紙了嗎?我給你撕了一塊!蔽夜笮Γ骸爸x謝,我有!”他這才回到了教室。在一個周六上午,我們進行了我們班的“每周一折”活動,當孩子們在吃桔子時,我還在一邊忙碌,把他們的作品穿在一起,裝點我們的教室,就在這時王浩林拿著半塊桔子往我的嘴里塞:“宋老師,你也吃一塊吧!”我一邊干活一邊微笑著對他說:“謝謝你,兒子!”林林不好意思地笑了,結果很多孩子響應他都往我嘴里塞桔子,我連忙說:“謝謝,老師不吃,你們趕快吃吧!”這兩件小事一直影響著我的情緒,這種幸福的感覺始終縈繞在我的身邊,在家中、在幼兒園我屢次提到他倆,當夜深人靜時,我也在想:為什么這兩個孩子這么善解人意?其實這倆孩子是非常調皮的,平時的很多事情都需要提醒,有時還得批評?磥碓僬{皮的孩子也有他最可愛的一面,這就要求我們發(fā)現他們的閃光點,批評過后要鼓勵和肯定,并給他指明方向,讓他們知道老師是非常喜歡他們的,也許就是這樣一種先抑后揚的方式,讓他倆在肯定中提升了自我,所以和老師的關系會越走越近。
小小的孩子有著豐富的自我世界,恰似一張張五彩繽紛的畫,等著我們從不同角度去添畫、去涂色、去描繪。我們幼兒園老師應該像細雨潤物一般,走進孩子的世界,去體驗孩子的感受,為孩子的需要、為孩子的成長尋根問源。
3、正確認識孩子吮吸手指行為
最近我們班孩子有吮吸手指的,總覺得這是一個壞毛病、壞習慣,就會很嚴厲的說他們,今天看了《幼教園地》上的一篇文章,我才恍然大悟。其實孩子吮吸手指時有很多原因的,看他是否缺少感興趣的玩具?最近有沒有令他不安的事情?他在幼兒園是否碰到麻煩的事情?他是不是與好朋友分開了?家中是否發(fā)生了大的變化?大人陪他的'時間是否比以前減少了?大人之間是否有沖突?大人是否對孩子的期望過高等等。只有找到了根源,才能讓孩子輕松愉快的成長。書上還提了一些建議:
1、豐富孩子的生活。多和孩子做游戲,多陪他玩,多和孩子聊天,多帶孩子到自然界走走。
2、不要嚇唬小孩。
3、給還創(chuàng)造一個溫馨、愉快的生活環(huán)境。只要我們努力,隨著孩子心理的日益輕松,相信孩子的吮吸手指行為習慣一定會逐漸的消失。
4、走進童心世界
跨進了幼兒園的大門,來到這如詩如畫的童心世界。看到孩子們天真可愛的笑臉,聽到孩子們甜甜的叫我“老師”,我的心情無比欣喜。
然而,面對孩子玩具仍滿地,還要發(fā)脾氣的情景,面對剛剛入園哭鬧不止,又打又踢的孩子,我卻束手無策。于是,我努力調整自己,迅速和孩子們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誼。
當我興致勃勃地教孩子們唱歌,跳舞,卻有孩子尿濕了褲子,我收起責備的話語,為孩子換上干凈的衣褲。孩子們不會畫畫,那就從只畫圓圈畫起……當我發(fā)現在我的指導下,孩子們能做簡單的游戲,能畫圓圓的太陽時,那絲絲縷縷的甜蜜,不知不覺中,已經滲進了我的心底。
孩子們一天天成長,我卻覺得自己變小了。春光明媚的日子,我和孩子們一起在花叢中看蝴蝶翩翩起舞,聽蜜蜂嗡翁采蜜。炎炎的夏季,我和孩子們一起觀看螞蟻搬家,感受夏天的雷雨。涼爽的秋天,我和孩子們一起撿樹葉,做粘貼。寒冷的冬季,我和孩子們一起堆雪人,打雪仗。
我愛孩子們的聰明伶俐,愛孩子們的憨厚質樸,更愛他們的無憂無慮。我愛孩子們,孩子們也愛我。曾經,我教孩子們唱歌,唱啞了嗓子,有個孩子從家里為我?guī)硪黄敖鹕ぷ印。曾經,有個孩子回老家,特意從杏樹上為我摘來幾個杏子。曾經,有個孩子,看到我中午值班總吃泡面,而去向媽媽要兩塊錢,說要請老師吃飯……
走進童心世界,我感到一種甜蜜的溫馨,就像月下飄來的悠悠的琴聲,彌散在我的耳邊。像遠處淡淡襲來的茉莉花香,浸潤著我的心田。
我珍惜每一個孩子的微笑,我珍惜每一個孩子的問好,我珍惜孩子們期待的神情,我珍惜孩子們急切的盼望,我珍惜講臺上那神圣的時刻,我珍惜游戲時那歡樂時光,這是孩子們給我的純潔的饋贈,這是孩子們對我的心的呼喚。
我將永遠在這如詩如畫的童心世界里耕耘,直到皺紋爬滿我的臉頰,歲月漂白了我烏黑的頭發(fā)。
5、給我一個擁抱!
子荷有兩天沒來上幼兒園了,媽媽說早上起來哭得厲害,怎么都不愿意,我們也一直在找原因,可是想來想去在幼兒園也沒有發(fā)生不愉快的事情啊?鄲馈
今天早上孩子們開始吃飯了,子荷還沒有來,今天肯定又不來了,我這樣想著,門突然開了,子荷媽媽進來了,可是沒見寶寶,我剛要問,子荷從媽媽身后跑出來,嘴里喊著韓老師向我跑過來,我趕緊張開雙臂,跟子荷來了一個大大的擁抱。今天早上很高興,我并沒有急于詢問前兩天沒來的原因,而是說很想她、小朋友們也很想她,子荷看上去很高興。
今天課上,我們一起表演故事,子荷很喜歡,就多叫了她兩遍,他看上去很興奮。
希望明天早上子荷也能高高興興的給我一個擁抱!
懂事的涵涵涵涵是個漂亮又懂事的孩子,老師們都很喜歡她,以前涵涵每次來幼兒園,都愛哭鼻子,可現在涵涵每次都是高高興興的來,而且和媽媽說再見,涵涵在做活動時也非常認真,不信你們看一看就知道了,
6、請關注孩子發(fā)展的關鍵期
科學家發(fā)現:兒童很多能力的發(fā)展和個性品質的形成也有“關鍵期”。如有人提出:1歲半—4歲是發(fā)生興趣的關鍵期,2—3歲是學習口頭語言的關鍵期,4—5歲是學習書面語言文字的關鍵期,2—3歲,5—6歲是兒童形成和發(fā)展數概念的兩個關鍵年齡階段,如果錯過了某種能力發(fā)展的關鍵期,則以后將永難補救。
朋友,當你的孩子處于學前教育階段,你們曾關注過孩子注意力的培養(yǎng)嗎?因為注意力是學習的必要條件;你們又曾注意過發(fā)展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嗎?因為學齡前的兒童將以驚人的速度獲得語言能力,它是入學后學習書面語言文字的重要準備;同時,你們曾時時注意激發(fā)孩子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嗎?因為這是創(chuàng)造性學習活動的前提。
已有的心理學家研究表明:一個人智力發(fā)展的關鍵期不是在大學時期,也不是在中學階段,而是在幼兒時期。再如,一位名叫布魯姆的美國心理學家認為:一個人智力發(fā)展最迅速的時期是在5歲以前。如果以一個人在十七歲達到的智力水平為標準,那么,他在四歲時的智力發(fā)展已達到50%,到七歲時已達到80%。可見,對學齡前兒童的智力開發(fā)有多么重要!
兒童發(fā)展的每一個階段都有敏感期和關鍵期,3—6歲是進行早期教育智慧訓練的大好時期,請關注孩子的年齡階段,請關注孩子發(fā)展的關鍵期。
7、善于發(fā)現孩子們的快樂
幼兒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在他們的生活中充滿著驚喜,充滿著樂趣,充滿著意外......他們的學習需求更多地來源于這些驚喜、樂趣和意外。細細留意,我們會在幼兒的一言一行中發(fā)現他們關注的焦點。當我和幼兒在戶外散步時,他們會數著彩磚跳格子,往往數著數著就亂了套,最后哈哈笑成團從一再數;他們會歪歪扭扭、樂此不疲的走在彩色的車輪上轉圈;也許對于成人來說這是無聊的事,可是看著幼兒的笑臉,就明白他們樂此不疲的原因了。
記得有一次在草地上玩時,他們驚奇地發(fā)現:這里有一個大蟲子。于是草地下還有什么就成了最新的話題,大家趴在草地上,有的用手,有的拿著揀到的樹枝,一個勁地在草地下找呀找:“哈哈,快來看,我找到了一個東西啦。”仔細擦干凈泥土一看:哎呀,原來是一塊小石頭。一下子就瀉了氣。“沒關系,我再找。”那位小朋友嘟著嘴,氣呼呼的樣子到現在我仍然記憶猶新。在經過一場草地混找之后,幼兒可有自己的戰(zhàn)利品了:幾個壞積木、幾個蝸牛殼,還有一些死掉干了的小蟲子,連草根都被拔了幾根......也許這真的不是什么有意義的東西,但是我在孩子的臉上、眼里、心中看到了兩個字:快樂。
在幼兒的生活中快樂無處不在,無所不能。只要他們喜歡做的事那么我想這就是快樂的事吧。
8、老師我為什么不和她不一樣?
一天,幾個小朋友都來告狀:浩浩老是在小女孩那里尿尿,小朋友們都笑他,他為此哭了起來。我生氣的叫過浩浩問:“浩浩,你是男孩還是女孩?”“我是男孩!薄澳悄銥槭裁蠢显谂⒛沁吥蚰颍俊薄袄蠋煟覀兡泻⒑团槭裁床灰粯?她們?yōu)槭裁茨蚰驎r蹲著,我們站著呢?”啊,我明白了:他只是好奇罷了,只是對這方面的事情不了解,想了解一下!
我想,這也許是許多孩子所關注的問題,于是我利用活動課時間向小朋友講解。我把浩浩叫到旁邊,講了一個故事:你們的爸爸媽媽是好朋友,爸爸就送給媽媽一個禮物:精子,媽媽也送給爸爸一個禮物:卵子。精子和卵子也成了好朋友,并變成了一體,在媽媽的肚子里的小房子里慢慢的長大,等過了10個月,媽媽肚子不舒服,就到醫(yī)院去,在醫(yī)生的幫助下,一個小寶寶來到了世界上,這就是你們。媽媽送給爸爸的禮物永遠是x,如果爸爸送給媽媽的是y,那么生出的就是男孩,如果送給媽媽的是x,生出的就是女孩。因為爸爸送給媽媽的禮物不一樣,所以生出的寶寶也不一樣,那么男孩和女孩就各有各的秘密,背心和褲頭遮住的地方就是秘密的地方不要隨便得讓別人碰和摸!昂坪颇懵牰藛?”浩浩點點頭,小朋友也高聲說聽懂了,我們都有小秘密,不能讓別人碰和摸。
經過一節(jié)課的講解,滿足了孩子的好奇心,使他們懂得了怎樣做才是對的,怎樣學會保護自己。我也懂得了怎樣對待孩子的好奇心。不能把孩子的好奇心一味的稱為壞,應細心的講解,耐心的教育。
9、讓批評有點甜味——自尊心保護
從不值得完全肯定的行為中,找出有積極因素的方面予以肯定
并不是兒童所有行為都是值得肯定的。對于兒童不值得完全肯定的行為,父母也不能置之不理,應該對兒童的行為進行分析。
如果兒童的不當行為是偶然的(不是針對成人的),兒童對自己的行為也不太關注,父母可以暫時予以漠視,等待兒童的自動修整。
如果兒童對自己的不當行為比較關注,成人應該告訴兒童自己真實的感受――對不當行為的不贊成。但不要把孩子“一棒子打死”,全盤否定。應該從中找出行為中的積極因素進行肯定,讓孩子更容易接受成人的批評。這樣,也不會傷害兒童的自尊心。
當然,成人對孩子行為中積極因素的肯定,也必須實事求是,是確定應該肯定的。只要父母有這種意識,就一定會找出積極的因素。
案例:陶行知的批評
陶行知先生是偉大的教育家。
他在當校長的時候,看到一位男生用磚頭砸同學,便將其制止,并讓他到校長室去。
等陶先生回到辦公室,那位男生已經在等他了。陶先生掏出一顆糖交給男生,“這是獎勵你的,因為你比我先到辦公室!
接著,陶先生又掏出一顆糖,“這也是給你的,我不讓你打同學,你立即住手了,說明你尊重我!蹦俏荒猩鷮⑿艑⒁傻亟舆^糖。
“據了解,你打同學是因為他欺負女同學,說明你有正義感!碧障壬统龅谌w糖遞給他。
這時,男生哭了。他既感謝校長對他的理解,又后悔自己的粗暴!靶iL,我錯了,同學再不好,我也不能采取這種方式!
陶先生又掏出第四顆糖,“你說的對。既然你已經認錯了,我再獎你一顆。我的糖發(fā)完了,我們的談話也該結束了!
用磚頭打同學,絕對是不能允許的,陶先生否定了學生的這個行為。但陶先生并不因此否定學生的所有行為,而且實事求是地肯定了這個學生正當的行為。這種實事求是的精神本身,就是偉大的教育力量。
幼兒教育隨筆14
教學方法很多,效果卻不同。在實踐中我嘗試運用“無聲教學法”,效果不錯。
每學一首兒歌,當教過兩遍后,幼兒大致了解兒歌的內容,興趣就有些減退,注意力也不再那么集中,這時,我就對幼兒說“小朋友,現在看誰耳朵靈,眼睛亮,知道老師再教哪句兒歌,看誰學的快!焙⒆觽兺蝗豢匆娢抑粍幼靺s不出聲,注意力馬上集中到老師的嘴上,開始興致勃勃地根據口型去分辨判斷老師說的是兒歌的哪一句。判斷出來后,我再逐一講解,幼兒既記得牢,又理解的快。
當我用“無聲教學法”教過幾遍后,孩子們很快記住了,并牢固掌握了兒歌生動的情節(jié),有趣的內容。
“無聲教學”使我認識到:只要老師在活動中能根據幼兒的`心理特點,注意用新穎多變的方法,調動起幼兒的興趣,取得好的教學效果并非難事。
幼兒教育隨筆15
本主題,我們認識了各種各樣的船。在探索船為什么不沉的問題上,我們進行沉浮實驗。我們選擇的是相同材料進行比較操作活動;顒咏Y束后,我請小朋友回家用自己的選擇材料進行比較,回來把結果告訴老師。
第二天,辰辰天真的問我:“老師,昨天晚上我折了很多的小紙船,有的浮起來,有的全濕了沉到水底”?仔細一問,原來家里寫字紙不多,剛學會折小紙船的她又找來了餐巾紙折船。餐巾紙吸水性大,所以沉到水底。
我靈機一動,這不是本節(jié)課最好的活動內容嗎?我請小朋友選擇不同的紙做小紙船,來做實驗。由于幼兒有一定的生活經驗,他們有的用畫紙做,有的用報紙做,在玩一玩、做一做動手實驗中,幼兒的興趣濃厚,探究欲望也強,看到小船吸水后的變化都能主動的和老師、小朋友進行交流。但操作的過程中老師問他們:“小紙船怎么沉到水底下去了”?孩子們的回答很生動形象,他們說:“紙船都濕透了,餐巾紙做的'小紙船都散了,水都跑到紙里面去了”?
孩子們通過自己的實驗發(fā)現自己動手做能學到很多意想不到的知識。在對幾種紙船吸水的現象中,幼兒了解了不同材質的紙吸水的速度是不一樣的。
在傳統的科學教育中,我們更多的是采取從“聽”中學,既由老師講授某些科學知識,再通過一些考核方式讓孩子記住這些知識,而不是讓孩子直面真實的科學,在探索的過程中理解科學。這個活動中在創(chuàng)設一個合理的科學環(huán)境,提供孩子自己動手、動腦,主動去談就自然的機會,從而激發(fā)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之在直接觀察、親自操作的科學探究過程中體驗學習科學的樂趣。動手操作就是要讓兒童在自然和真實現象面前,嘗試去做,反復去做,認真觀察,得到結果。孩子天生的好奇心強,求知欲旺盛,老師家長應很好的利用孩子這一天性。積極的創(chuàng)造條件,讓孩子在盡情的玩耍之中,感受生活中事物的千變萬化,從而豐富自己的經驗,認識客觀世界。
【幼兒教育隨筆】相關文章:
幼兒教育隨筆(精選)07-10
幼兒教育隨筆(精選)07-14
[精選]幼兒教育隨筆07-14
【精選】幼兒教育隨筆07-15
幼兒教育隨筆06-26
幼兒教育的隨筆06-12
幼兒教育隨筆[精選]07-09
幼兒教育隨筆06-14
幼兒教育隨筆【精選】07-18
(精選)幼兒教育隨筆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