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語文三年級下冊隨筆
在學習和工作的日常里,大家或多或少都對隨筆有些了解吧?隨筆通常作者通過修辭手法曲折傳達自己的見解和情感的一種文體。為了幫助大家更多的了解隨筆,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語文三年級下冊隨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三年級下冊隨筆1
看著毛毛蟲蛻變成蝴蝶,在陽光下扇動著靈動的翅膀,讓人覺得成長是件快樂的事,可是誰又能想象蝴蝶在黑夜里破繭時的掙扎與痛苦,可見成長也是件很__苦的事?鞓放c痛苦并存,驚喜與無奈同在,這也是孩子們成長過程的真是寫照。隨著低年級學段學習的結(jié)束,孩子們跨進了三年級的課堂,他們漸漸告別了幼稚和莽撞,體驗著成長的喜悅,隨著學科的增加和課業(yè)的加重,他們正經(jīng)受著過渡時期的慌亂和迷茫。尤其是數(shù)學學科,知識內(nèi)容的增多,難度系數(shù)的加大,都讓他們感到無所適從。如何讓孩子們輕松地完成數(shù)學學科學段之間的過渡呢?我想到了以下幾點。
同學們覺得新知識比較難,接受起來很困難,那我們就想辦法降低新知識的接受難度,樹立孩子們學習數(shù)學的信心,為他們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適應新的學習節(jié)奏,從而完成心理的'過渡。
一、精心設計準備題
其實新知識是由舊知識演變過來的,我們應該找準新舊知識的連接點。例如《萬以內(nèi)的加法和減法》是在《兩位數(shù)加減兩位數(shù)》的基礎(chǔ)上演變而來的,在學習《萬以內(nèi)的加法和減法》時,準備題設計幾道《兩位數(shù)加減兩位數(shù)》的習題,在此基礎(chǔ)上展開教學,既回顧了舊知識又開啟了新知識,學生也更容易接受。有些新知識是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舊知識基礎(chǔ)上展開的,例如《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是在《表內(nèi)乘法》和《百以內(nèi)的加減法》的基礎(chǔ)上演化而來的,在學習新知之前,練習幾道口算乘法和口算加減法,老師適當點撥一下,學生完全能自主探索。
二、教學內(nèi)容上注意上下銜接。
三年級很多新內(nèi)容的展開都包含著舊知識,例如在三年級“分數(shù)的認識”,是個新內(nèi)容,但是它是在認識“平均分”的基礎(chǔ)上“認識幾分之一”的,只有充分來理解了“平均分”的含義,才能進一步認識分數(shù)。又例如第三單元的《測量》里的例9解決問題,這部分內(nèi)容既是學生學習的重點也是難點,作為老師我們要想辦法把握重點,突破難點,在處理這部分內(nèi)容時,不僅要尋找派車或派船的規(guī)律,還要聯(lián)系二年級學習過的《有余數(shù)的除法》,讓我們所有的數(shù)字的出處都能找到依據(jù),所有的問題又能迎刃而解。
三、關(guān)注各個層次的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
三年級是學生層次的一個分化階段,在課堂上對不同的學生應該采取不同的措施,以便于創(chuàng)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對優(yōu)等生,要想抓住他的思維必須給他留有懸念,而且是最能吸引他的還得不要讓他處在勝利之中;對于中等生,他們不擾亂課堂紀律,但是有時你把他叫起來回答問題,他們根本不知道你講的是哪些內(nèi)容,長時間處在心不在焉狀態(tài),我們要不斷提醒他們注意聽,多組織課堂教學;而對于后進生,因為低年級階段的基礎(chǔ)沒打好,給他們訂的目標就不要太高,讓他們一直心懷希望,嘗到成功的喜悅,當他們面對困難時,要鼓勵他們,只要他們?nèi)〉靡稽c成績就要及時地表揚。作為教師在上課的時候說話要和顏悅__,營造一種輕松__的學習氛圍,面對多么復雜的問題,我們都要耐心地講解。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學習是個漫長的過程,小學三年級的過渡階段只不過是這漫長旅途的小小一段,作為一名小學教師我愿意與月光為伴,星辰為伍,靜靜地等待花開的聲音。
語文三年級下冊隨筆2
課文《檢閱》講述的是波蘭一所學校的兒童隊員,在國慶節(jié)來臨之際,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在國慶節(jié)的xxx檢閱時,讓拄拐的博萊克走在第一排。xxx時,他們的檢閱隊伍獲得了一致喝彩。
我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采用了以下教學方法和手段,達到了一些效果:
1、錄象揭題,一舉兩得。
本課開始,我就給學生播放了建國六十周年國慶閱兵式的錄象。放完后,請學生說說感受。錄象的播出,學生一方面理解了檢閱的意思。更重要的是通過看錄象,讓學生感受閱兵式的.莊嚴、隆重的場面,讓學生明白這是多么重大、要求又是多么嚴格的事。同時,為后面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做好鋪墊。事情這么重要,怪不得孩子們會猶豫不決該不該讓博萊克去。同時,這么重大的事也讓博萊克參加了,更可以看出孩子們做出這一決定的偉大。
2、大膽想象,移情體驗,感受人物的心理。
在讓學生體會“這個小伙子”和“這些小伙子”分別棒在哪里時,我主要讓學生通過抓住重點詞語大膽想象、移情體驗、感情朗讀來體會人物心理,從而感悟到人物的高尚品質(zhì)。我還創(chuàng)設了這樣一個問題情境:“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看著博萊克此時精神的樣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并適時地播放了一段視頻,學生的思路一下子開闊了:“博萊克好幾次都走不好,但他還是堅持練習”;“他摔倒了,但還是堅強地爬起來”;“他比其他的兒童隊員練得更刻苦,更認真”……通過這樣的理解讓學生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了博萊克的堅強與自信,體會到他真的很棒。
在理解“這些小伙子”棒在哪里時,主要通過讓學生感受討論時兒童隊員矛盾的心理。引導學生研讀兒童隊員討論的部分,想一想他們作出這個決定容易嗎?從哪里感受到做這個決定不容易?學生在反饋時,我主要抓住了“怎么誰都不愿意第一個開口呢?”“隊員們鴉雀無聲,在想些什么”這些重點的地方移情體驗感受隊員矛盾的心理,在這里學生通過反復的朗讀隊員們矛盾的心理進行體會,學生體會的不錯?梢妼W生感受到兒童隊員對殘疾兒童的關(guān)心與尊重,讓學生明白“這些兒童隊員棒在孩子對同伴的關(guān)心和尊重”。
3、以讀為本,以讀促悟。
書讀百遍,其義自現(xiàn)。這節(jié)課,我在引導學生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的學習上,過度的方法,采用的手段,都是朗讀。第一次朗讀,目的在讀通課文,了解大意。聚焦博萊克的畫面,也通過自由讀、指名讀、分角色讀等方法感受自信的博萊克。檢閱之前孩子心理的分析更是通過朗讀來體會。讀一讀,劃劃詞句,讀一讀孩子們當時的心理。通過朗讀,學生理解了,通過朗讀,學生投入了,通過朗讀,學生感悟了。
語文三年級下冊隨筆3
小學三年級是學生從低年級邁向中年級的第一個階段,這個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基本上適應語文的學習,而如果需要得到提高,也必須由語文老師加以引導,三年級以段的教學為重點,那么,怎樣優(yōu)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率,是應切實抓好段的讀、說、抄、寫訓練。
一、讀段
在段的讀、說、抄、寫過程中,讀是基礎(chǔ),應抓好三個環(huán)節(jié)的讀。一是初讀,要突出"順"字,要讀準字音、讀好停頓、重音,乃至速度、語氣,能流利地把課文讀下來。在此基礎(chǔ)上,才轉(zhuǎn)入講讀,指導理解課文內(nèi)容。
二、講讀
要突出"思"字,要把學生學語文的過程和學生的認知過程統(tǒng)一起來,讓學生從語言文字入手理解思想內(nèi)容,經(jīng)歷"具體——抽象——具體"的心理歷程。如《花鐘》第一自然段,第一遍讀,初步了解整段話寫什么;第二遍讀,概括每句話寫什么;第三遍讀,抓住重點詞理解句子意思,如第二句,這句話寫什么?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是寫花的`種類多、姿態(tài)美。)第三句話寫什么?從哪些地方可以知道?第四遍讀,概括段意。講讀后的讀,要突出"熟"字,要指導反復誦讀,直至熟讀成誦。
三、說段
說段在讀段之后進行,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話表達對段的思想內(nèi)容的理解,這樣把課文語言轉(zhuǎn)化為個性語言,對課文語言進行同化或順應的基本訓練。剛開始說段訓練時,學生會用接近原文的句子的復述甚至是背原文,老師應具體指導學生一句一句地說,然后,把整段話連起來說!督鹕牟莸亍返2自然段,在指導說段時,先復習。然后說說這段寫了什么季節(jié)的景物,反映了什么?(這段寫了草地秋天的景物,反映了孩子們自由自在的在草地上玩耍的情景。)在指導說段時,還應把概括地說和具體地說結(jié)合起來進行。
四、抄段
抄段,可以加深理解和強化記憶。為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是要選擇好抄學的段落,二是要指導抄寫的方法。所抄寫的自然段,應是在表達方面有特色的典型段落,并且容易被學生模仿的。如《風箏》第二自然段寫放風箏的動作,但第三自然段寫放風箏的快樂,兩段均有特色,但第二段結(jié)構(gòu)比較復雜,而第三段文字優(yōu)美,兩相比較,應把第而二、三段作為抄寫內(nèi)容。
在抄寫過程中,看一個字抄一個字,看一詞抄一個詞也不行,應做到至少是抄句。即看一句抄一句,逐步過渡到抄段,即熟讀后抄下來。抄好后應認真檢查一遍,漏了的詞要補上,多了的詞要刪掉。一般來說,遺漏或隨意增加的部分都是不甚理解的表現(xiàn)。因此修改后應再讀一讀,想一想,加深理解。
五、寫段
三年級作文重點是練習“寫出內(nèi)容比較具體的片斷”在實踐中,我把寫好總分段作為寫段的基本訓練。并堅持寫好總分段的幾條具體要求:
第一句概括段的意思,中間用幾句話對第一句展開記敘,末句要總結(jié)段的意思,但字面不能與第一句重復。主要練習形式有三種:
1、補段。補總述句和總結(jié)句;或補分說句。
2、用自己的話寫課文某段話的意思,要求用總分段式來寫。如學了《風箏》一文,要求用總分段式寫作文。(根據(jù)第一段的意思寫)。
3、仿段。規(guī)定選材范圍,要求用總分段式寫。
此外,我還經(jīng)常訓練另一種段式,即在一段話里要含有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經(jīng)過、事情發(fā)展的結(jié)果、自己的感受、看法六要素,重點要用優(yōu)美的詞句寫明白事情發(fā)展的過程。寫好這種方式,對學生初步掌握記敘文的要求是非常有益的。
語文三年級下冊隨筆4
三年級是個承上啟下的過渡年級。培養(yǎng)三年級學生的語文能力,應著重放在段的訓練上。三年級段的教學主要任務是理解自然段的主要內(nèi)容,結(jié)合有關(guān)內(nèi)容,展開合理大膽的想象。能找到重點句,理解句與句之間的關(guān)系,知道先概括后具體的寫作方法。
1、讀段
在段的讀、說、抄、寫過程中,讀是基礎(chǔ),讀懂一篇文章要遵循一定的過程,一步一步地讀下去,達到透砌理解。過程得當,能理解得順,理解得深。應抓好三個環(huán)節(jié)。
一是初讀,讀出"順"字,要讀準字音、讀好停頓、重音,乃至速度、語氣,能流利地把課文讀下來。二是理解,要突出"思"字,要把學生學語文的過程和學生的認知過程統(tǒng)一起來,讓學生從語言文字入手理解思想內(nèi)容,經(jīng)歷"具體——抽象——具體"的心理歷程。教師精心設計問題,以啟發(fā)學生的思路。對于重點段落,要讓學生在讀熟的`基礎(chǔ)上,通過講讀,使學生掌握學習方法。三要熟讀。要指導反復誦讀,直至熟讀成誦。使學生能體會課文所表達的意思,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說段
說段在讀段之后進行,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話表達對段的思
想內(nèi)容的理解,這樣把課文語言轉(zhuǎn)化為個性語言,對課文語言進行同化。剛開始說段訓練時,學生會用接近原文的句子的復述甚至是背原文,老師應具體指導學生一句一句地說,然后,把整段話連起來說。在指導說段時,還應把概括地說和具體地說結(jié)合起來進行。課文中人物的語言,神態(tài),心理活動等等,可以聯(lián)系課文,讓學生進行大膽的想象。能寫就不說,能說就不讀。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寫段
在三年級段的教學中,先概括后具體的寫作方法占了很重要的地位。所以要學生建立段的概念,必須引導學生理解句子意思及句子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認識段的組合規(guī)律,真正讀懂一段話。然后及時指導學生仿照課文中段的組合形式,進行寫的訓練,使讀和寫有機的結(jié)合起來,把讀寫訓練貫穿在語文教學的全過程中。這樣吸收在前、表達在后,既培養(yǎng)了學生讀的能力,對段的理解與認識;又培養(yǎng)了學生寫的能力,學會寫好片斷,讀寫相互促進,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讀寫能力。告訴學生寫段時,。第一句概括段的意思;2。中間用幾句話對第一句展開記敘;3。末句要總結(jié)段的意思,但字面不能與第一句重復。用自己的話寫課文某段話的意思,要求用總分段式來寫。3。仿段。規(guī)定選材范圍,要求用總分段式寫。本冊教材后有很多寫段的練習題,應盡量讓學生多動筆進行寫段訓練,使學生語文能力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