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小班教案模板匯總七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班教案 篇1
教案中對每個課題或每個課時的教學內(nèi)容,教學步驟的安排,教學方法的.選擇,板書設(shè)計,教具或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的應(yīng)用,各個教學步驟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時間分配等等,都要經(jīng)過周密考慮,精心設(shè)計而確定下來,體現(xiàn)著很強的計劃性。下面就是小編整理的小班區(qū)域活動優(yōu)秀教案,一起來看一下吧。
小班區(qū)域活動優(yōu)秀教案篇一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為花涂色,復習涂色技能;
2、提高幼兒撕、貼技能。
3、復習3以內(nèi)的數(shù)量;顒又攸c:讓幼兒為花涂色,復習涂色技能; 活動難點:鍛煉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美工區(qū):各色皺紋紙,畫好花的形狀;數(shù)學區(qū):提供3以內(nèi)的點卡、蠟筆、畫紙。閱讀區(qū):投放認識各種花卉的書籍。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春天來了,小草發(fā)芽了,春天的花兒也開好了!春天的花兒都是怎
么樣的呢?
2、請幼兒說一說春天的景象。
教師小結(jié):春天是一個充滿生機,萬物復舒的季節(jié),農(nóng)民伯伯的.農(nóng)作物、小草、樹都長出了嫩嫩的芽,像桃花、梨花、迎春花、茶花、杜鵑花……都開的特別好了!這些花兒都是各種顏色,看起來特別的漂亮!你們喜歡春天這些花嗎?今天我們也來一起制作春天漂亮的花。
二、介紹各個區(qū)域。
1、手工區(qū)。
(1)這些花兒漂亮嗎?這些花兒都還有裝扮漂亮,我們一起來把這些花兒添上漂亮的顏色。
(2)這里還有彩色的紙,小朋友可以用這些彩色的紙來裝扮這些花兒,各種花兒下面都有屬于它自己的顏色,待會小朋友要看清楚你拿到的花兒是什么顏色,再選擇什么顏色的紙來進行撕貼。
(3)這里還有一些瓶身與瓶蓋,它們身上現(xiàn)在多了幾個標記,小朋友仔細看看,瓶身上有什么?(圓點)待會請小朋友看清楚瓶身與瓶蓋上的圓點,按照點數(shù)來進行匹配。
2、娃娃家。
今天請一位小朋友來娃娃家里扮演小主人來招待客人,當有客人來到你家里做客的時候,小主人要熱情的招待客人,請客人進門、坐下來、并拿出你喜歡的玩具與客人分享;客人來到別人家里,也要有禮貌的與主人問好,不能隨便亂玩別人家里的玩具,要先問問主人能不能玩!
3、圖書角。
教師:在閱讀區(qū)中,老師準備了現(xiàn)在正學著的主題書《春天悄悄話》,小朋友可以去看看圖書中講了哪些關(guān)于春天的事情,春天到了我們的身邊都有什么變化,可以和你的朋友說一說!
三、組織幼兒進區(qū)區(qū)域。
1、提出區(qū)域規(guī)則。
教師:在進區(qū)的時候,娃娃家和閱讀區(qū)入口處都有小腳丫,進去的時候把你的鞋子擺在小腳丫上面,小腳丫都藏好了那就說明這個區(qū)已經(jīng)滿了,不能再進了。當老師放音樂時候,小朋友就趕緊把區(qū)域中的玩具整理好,放回原處。在區(qū)域中不能大聲喧嘩,靜靜的玩。
2、教師巡回指導幼兒進行區(qū)域活動。
四、收拾材料,結(jié)束游戲。
小結(jié)小朋友進區(qū)觀看的情況,表揚有序進區(qū)的幼兒,對存在不足自己玩自己的幼兒提出要求,指出做的不夠的地方。
小班區(qū)域活動優(yōu)秀教案篇二
一、操作目標:
1、在操作過程中,認識并能區(qū)分各種幾何圖形。
2、在認識各種圖形的基礎(chǔ)上學會比較它們的大小。
二、操作材料:
圓形、正方形,三角形、長方形等大小不同的幾何圖形。小棒若干,盒子一個。
三、操作層次:
第一層次: 認識正方形、三角形、圓形等幾何圖形,能將這些圖形初步進行分類。
第二層次:比較大小,在同一種圖形中比較它們的大小,并將這些圖形進行重疊擺放。
第三層次:利用一種或多種圖形進行排序。
四、指導建議:
1、在對圖形進行分類的過程中引導幼兒先以圖形的一個特征進行探索,然后逐漸過渡到以2~3個特征進行操作活動。
2、肯定幼兒的'探索結(jié)果,鼓勵幼兒進一步對圖形進行分類,體驗成功的快樂。
3、鼓勵幼兒在活動中進行合作游戲。
小班教案 篇2
一、活動名稱:
語言 故事 《祖孫樂》 第一周 20xx、2、13——20xx、2、17
二、活動目標:
1、了解家庭中祖輩的稱謂和關(guān)系。知道該如何正確稱呼他們。(難點)
2、理解故事內(nèi)容,知道要像小兔一樣尊重、關(guān)心長輩。(重點)
三、活動準備:
1、請家長配合,讓孩子帶來有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的照片。
2、《愉快的一天》的故事圖片,幼兒圖書第1冊第6——9頁。
四、活動過程:
。ㄒ唬┩ㄟ^觀察、引導的方法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1)幼兒觀看自己帶來的照片。
——師:小朋友,請觀看一下自己帶來的照片,和小朋友交流一下你的爺爺、奶奶(或姥姥、
姥爺)是什么樣的?
。2)重點引導
——師:照片上有誰?(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他們叫什么名字?(xx xx)他們是誰的爸爸媽媽?
——師:他們和小朋友有什么不一樣?(頭發(fā)、身高、等)你喜歡他們中的誰?(xx)為什么?
——師:他們誰的年齡大?誰的個子高?他們喜歡吃什么?小結(jié):通過觀察、引導讓幼兒了解家庭中的祖輩的,知道該如何正確稱呼他們。
。ǘ┲v述、圖片引出故事《快樂的一天》。
。1)講述引出故事《快樂的一天》
——師:小朋友和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在一起是不是特別快樂?(是)
——師:那么你想知道兔寶寶跟爺爺奶奶在一起是不是也很快樂呢?(想)
。2)出示圖片《愉快的一天》,給幼兒講故事。
——師:先講兩遍故事后,提問幼兒:小朋友故事里有誰?兔爺爺兔奶奶為什么很高興?小兔子見到爺爺奶奶是怎樣說的?他們是怎樣采蘑菇的?兔弟弟對奶奶說些什么?回家時兔妹妹是怎樣說的?小結(jié):根據(jù)小班年齡教師通過提問、圖片的形式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nèi)容。
。ㄈ┛磮D書,引導幼兒看圖講故事。
——師:請幼兒分享交流和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一起相處的'經(jīng)驗。說一說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是怎么疼你的?(和你一起玩,買好吃的等)你能幫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做什么? (捶背、端茶等)小結(jié):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都很愛我們關(guān)心我們,在生活中我們應(yīng)該像小兔子一樣尊重、關(guān)心長輩,做一個聽話懂事的乖寶寶。
五、活動延伸:
請家長周末帶孩子看望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引導孩子為他們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重點分析:(二)(三)中完成,通過提問法、講述法、討論讓幼兒理解故事內(nèi)容,知道要尊重、關(guān)心長輩。
難點分析:(一)中完成,通過觀察、提問、引導的方法讓幼兒了解家庭中祖輩的稱謂和關(guān)系,知道如何稱呼他們。
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描畫的方法畫出小手的輪廓,鼓勵能力強的寶寶進行變換手形畫。
2、用音樂游戲來體驗和感受小手變變變的樂趣,在活動中激發(fā)幼兒積極參與活動的興趣。
3、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發(fā)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5、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重點:
引導幼兒想象小手會變成什么?象什么?
活動準備:
幼兒繪畫用紙,油畫棒,欣賞的`手指印范畫、手偶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拍手節(jié)奏,
2、穩(wěn)定幼兒情緒,
3、集中幼兒注意力。
4、猜謎語:
師:孫老師出個謎語給你們猜猜:一棵樹,五個*,不長葉,不開花,吃飯穿衣全靠它,在你的身上找一找,看誰最先猜出它?是什么呀?你們都有嗎?(原來是小手啊。)
5、出示手偶玩具,
6、引導幼兒說《手指7、歌》
師:來看看孫老師的手,出示手偶,提問“這是誰啊?”“他們今天來干什么?”引導幼兒逐一認識手指。一起說說《手指兒歌》。
二、基本部分:
1、師:那寶寶們仔細地來看看,
2、我們的小手象什么呀?
3、啟發(fā)幼兒觀察小手,想象山、樹枝、仙人掌等等
4、師:寶寶們你們的小手象……,
5、那在我的眼睛里小手又會象什么呢?看――欣賞手指
6、變成的簡單的畫(手指7、畫、添畫)。
A、這幾幅畫畫的是什么?
B、這些畫是怎么變成的呢?
C、這些畫是孫老師的手變成的,你的小手會變成什么呢?
8、學習按手的輪廓描畫手的外形。
A、誰能畫出一只和自己一模一樣的手呢?幼兒想象回答。
B、教師進行示范:把左手放在紙上,右手拿起筆,筆要緊緊靠手的邊緣,從手腕開始畫,順著手掌到小指、無名指、中指、再到食指、最后到大拇指,再沿著手掌畫到手腕。
C、幼兒和教師進行空手練習。
師:我們一起來試試看,伸出的你的小手畫一畫。
9、幼兒作畫
A、指導幼兒在描畫時手不能移動。
B、鼓勵能力強的寶寶可以進行添畫,并嘗試變換手形添畫,拳頭、手指有合有分等等。
三、結(jié)束部分:
1、小結(jié):剛才我們的小手在畫畫
2、現(xiàn)在就用小手來來唱歌做游戲吧!
3、音樂游戲《手指歌》結(jié)束
小班教案 篇4
設(shè)計思路:
記得在很小的時候,總看見父母在鄉(xiāng)下的田間小路上趕鴨子,趕小豬的場景浮現(xiàn)在我的眼前。我也時常跟在父母的身邊,拿著小棒一起去幫忙,小動物喜歡亂跑亂串,在草堆里、在小橋上、在田間的小路上,忙的我不亦樂呼!當把它們趕到到家里的時候,有一種快樂感和無窮的喜悅感!利用家長資源收集家中常見的各種果子讓孩子們玩起趕小豬的游戲!
活動目標:嘗試在不同的材料上進行推物行走!
活動準備:各種蔬菜及小棒,創(chuàng)設(shè)場景。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寶寶們,瞧,上次我們的爺爺奶奶為我們準備了許多東西,你們認識他們嗎?
總結(jié):圓圓的洋蔥,紅紅的蘿卜,可愛的土豆。
二、分散游戲要求:
請出小棒和這些蔬菜寶寶一起做游戲。
談話:介紹各種不同的玩法。
三:趕小豬
介紹幾條不同的路。
要求:寶寶們我們一起玩趕小豬的游戲,可以在不同的.路上把小豬趕回家。
待會把發(fā)現(xiàn)的小秘密,碰到的困難來告訴老師。
幼兒在不同道路上玩趕豬游戲。
交流:你在哪條路上趕小豬的?
在趕豬的時候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小秘密,碰到了什么困難?是怎樣解決的?
四、比賽趕小豬
分成紅隊和黃隊,比一比哪隊為勝!
小班教案 篇5
學習目標:
1.能專心聽指令做動作。
2.喜歡學兒歌。
3.愿意與小朋友分享生活經(jīng)驗。
活動準備:
老師自制《去散步》兒歌的掛圖,掛圖背景為幼兒跟爸爸去散步的場面,上面配有完整的`兒歌。
活動過程:
1. 老師與幼兒玩游戲“說說做做”,請幼兒專心聽老師指令做動作,如跑、跳、散步和大步走等。
2. 出示《去散步》兒歌掛圖,與幼兒一起念兒歌:
去散步
晴朗天,起得早,
爸爸帶我去散步。
看鳥兒,看小草,
路上到處都是寶。
3. 與幼兒討論:
. 兒歌中的天氣怎樣?(晴朗。)
。 小主角在路上看到什么?(鳥兒和小草。)
。 為什么小主角認為路上的東西都是寶?(因為路上的東西都很有趣。)
4. 請幼兒根據(jù)兒歌內(nèi)容創(chuàng)編動作,然后一邊念兒歌,一邊做動作。
5. 請幼兒分享散步的經(jīng)驗,例如和誰去散步,看見了什么,發(fā)生過什么趣事等,然后合作改編兒歌。
活動評價:
1.能專心聽指令做動作。
2.能說兒歌《去散步》。
3.樂于與小朋友分享生活經(jīng)驗。
小班教案 篇6
活動設(shè)計背景:
征對目前小孩子們都是獨生子兒的現(xiàn)況,為培養(yǎng)他們豐富的想象力和與人相處的能力,以及懂得助人為樂的優(yōu)秀品質(zhì),特設(shè)計此活動。
活動目標
1.讓孩子們懂得如何做一個與別人友好相處的人。
2.懂得助人為樂的優(yōu)秀品質(zhì)。
3.培養(yǎng)孩子們動腦動口和動手的能力。
4.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5.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讓孩子們通過豐富的想象力,講給大家聽。并體會到助人為樂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難點:如何懂得與別人友好相處。如何尊重他們,并能為他們給予怎樣的幫助。
活動準備
教學圖片,錄音機,帽子,各種動物的頭像等。
活動過程
1.開場點題。拿著帽子,告訴孩子們,今天我們的活動內(nèi)容跟帽子有關(guān)。
2. 基本環(huán)節(jié)。請小朋友們說說這頂帽子,你可以把它拿來做什么呢?(激發(fā)他們的想象力)孩子們各抒己見。老師設(shè)難。假如小熊,小狗,他們遇到困難啦,我們應(yīng)該怎么樣去幫助他們呢?(可以在小組內(nèi)討論)然后請小朋友們說,老師及時給予贊揚和鼓勵。
3. 結(jié)束環(huán)節(jié)。讓孩子們可以把以上所說的所見的編成一個完整的故事,讓孩子們在輕音樂聲中去認真傾聽故事并體會。
4. 延伸環(huán)節(jié)。在平常的生活中,我們身邊同樣有很多需要我們幫助的人,如果有,你們會怎么做呢?懂得要助人為樂和與人相好相處。
教學反思
通過上這堂活動課,讓孩子們在動腦的'同時又動手和動口,有意識地培養(yǎng)了他們的想象力和助人為樂的精神,懂得如何與人友好地相處;在活動中,及時與孩子們互動,對他們的表現(xiàn)給予充分的肯定,我也感覺到有些平常不太喜歡發(fā)言的孩子也躍躍欲試,爭著舉手來說,這讓我覺得很欣慰,但是還是有很多不足,比如說,在讓他們小組內(nèi)發(fā)言的時候,有些小組的孩子顯得很松散;在聽別人上臺講故事的時候,有些孩子不太認真,所以我會很努力地在這些方面改進,爭取以后有更大的進步。
小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喜歡書、愛看書、愛護書的良好習慣。
2.培養(yǎng)友好合作及交往能力。
設(shè)計思路:
本次活動的來源是由于教師發(fā)現(xiàn)在我們班級里竟然會有一半以上孩子的家庭里沒有圖書,而從孩子拿到幼兒園的玩具來看,家長對幼兒早期閱讀的重視大大的不夠,所以近階段孩子在老師的引導下,幼兒開始對圖書產(chǎn)生了興趣,但是由于家長的不重視,孩子看圖書的認識、習慣不好,有的甚至把圖書當作玩具耍著玩,于是教師預設(shè)了本次教學活動。
在活動中,教師通過告訴幼兒“書寶寶”的秘密為一條線索,引導幼兒對圖書的認識。在活動中教師還有意識的讓孩子利用同伴的影響使幼兒對圖書產(chǎn)生興趣。在活動中,還較注重對幼兒愛護書寶寶美好情感的培養(yǎng)。
活動過程:
1.介紹自己的書。
教師說明書和小朋友一樣都有一個名字。
請幼兒來介紹自己的書的名字。
2.認識封面和封底。
教師介紹書寶寶有封面和封底。
看看封面上有什么?
3.閱讀書寶寶。
幼兒集體看自己的'書寶寶。
請個別幼兒介紹自己的書寶寶的內(nèi)容。說說自己做喜歡書寶寶的哪一頁?上面畫了些什么?說出這個畫面的意思。
師:小朋友學會了看書就能知道很多的事,會變得更聰明。
4.互相交換書寶寶。
某某小朋友的書真好看?你想看嗎?那你想個什么辦法呢?
老師肯定互相交換的方法。
建議小朋友回到教室后互相交換書寶寶看。
5.愛護書
以傷心的書寶寶引出,書寶寶怎么會這樣的?
討論:怎么樣是對書寶寶好?
教師:看書的時候要一頁一頁的翻,輕輕拿輕輕翻,別把書寶寶弄壞、弄臟了。
【小班教案】相關(guān)文章:
[經(jīng)典]小班教案10-01
【經(jīng)典】小班教案10-20
小班教案【精選】02-23
小班教案【經(jīng)典】02-13
小班教案11-08
(精選)小班教案11-03
小班教案(經(jīng)典)10-27
小班教案(精選)11-28
小班教案[精選]12-20
小班的教案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