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優(yōu)秀教師選學能手的發(fā)言稿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仁們:
大家好!我叫張一麗,是來自朔州市第四小學的一名普通教師。很榮幸有機會參加今天這樣高規(guī)模的盛會,這是我從教七年來的第一次。今天,有幸榮獲“朔州市教學能手”這份殊榮,這既是我?guī)啄陙聿恍概Φ囊娮C,更是上級領導對我工作的肯定。此時此刻,我的心中除了激動、喜悅,想得更多的是感謝。感謝教育局的領導,為我們一線教師搭建了這么一個相互學習,相互交流的平臺,使我在參與的過程中得到鍛煉,在教育教學上又得到進一步的提高。感謝學校領導的關心與鼓勵,是他們樹我信心,促我成長;同時還要感謝給予我?guī)椭耐聜円约耙恢币詠砼惆槲易笥业暮⒆觽儭?/p>
此刻,手捧榮譽,我感慨萬千。
2006年9月,我通過公開招考,經(jīng)過層層選拔,光榮地成為朔州市第四小學的一名教師。在這條教書育人的路上,我已走過了七個春秋。其間,有剛上路的欣喜與不安,有成功時的喜悅與自豪;也有困難時的苦惱與退縮??樁樁件件,歷歷在目。它們如明燈指引我前進的方向;如良師幫助我更上層樓;如益友為我掃清路上的荊棘。
大多數(shù)人認為當一名小學教師很簡單,小孩子還不好教嗎?我也一直這樣認為,但自從我踏上三尺講臺之后才逐漸發(fā)現(xiàn),教小學并不容易。雖然小學沒什么升學壓力,所教的知識也不難,但當各個方面綜合到一起的時候,我才發(fā)現(xiàn)無從下手。
記得剛上班時,雖然也竭盡全力抓教學,但總是不如別班成績好。我知道原因在于缺乏經(jīng)驗,缺乏良好的指導方法,不能深入淺出地讓學生明白、掌握知識。于是,我便在多種教學書刊上如饑似渴的汲取養(yǎng)料。每一篇優(yōu)秀的教案,每一個細節(jié)的處理,每一處教書心得,都成了我學習的范例。為了備好一節(jié)課,我苦苦思索,備教材,備學生,多少次備好,又多少次推翻,直到滿意為止;為了上好第二天的課,夜深人靜時,我還在對著墻壁一遍又一遍“試講”。 我把自己的每一節(jié)課都當作公開課來準備,超越自己,超越別人,我暗暗地跟自己較著勁!吧希鸵系米詈!”無數(shù)的朝暉夕陰,無數(shù)的備閱批改,我仿佛一只春蠶在經(jīng)歷著由蛹到蝶的蛻變,“痛并快樂著”是我真實的心境寫照!多少個夜晚,我獨自面對墻壁認真講解,反復揣摩;多少次坐在公交車上,我苦思冥想,不得其解,忘記了下車。我的腦海中塞滿了教學的內容,幾乎所有的東西都能讓我聯(lián)想到我的課。那真是一段難忘的歲月!為了能快速地成長起來,我還利用學校各種教研活動,向優(yōu)秀教師、老教師學習他們的先進經(jīng)驗。慢慢地,一切都在摸索中清晰起來,一路走來,雖然我步履蹣跚,但邁出的每一步都是堅實的。
最初,我的頭腦中更多的是教材意識、教參意識,以綱為綱,以本為本。而如今的新課標強調“一切為了學生的發(fā)展”,從學生的經(jīng)驗出發(fā),教學要向兒童的生活世界回歸,這在很大程度上要求我們啟動學生的思維,激發(fā)學生去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這對于我而言,無疑是一種挑戰(zhàn)。學生們小小年紀,總愛提出一些千奇百怪的問題,小眼睛每時每刻都在盯著老師。于是,我允許他們“針鋒相對”,善待他們的“天馬行空”,保護他們的“桀驁不馴“,鼓勵他們的“各領風騷”,只有這樣才能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富有生機、充滿活力的學習天地。
可喜的是,我的教學在學校的各種教研活動中漸漸趨于成熟。特別是公開課,每一次都是歷練,每一次都有收獲。為了公開課,記不清有過多少個不眠之夜,反復研究文本、教參,修正教案,再拿到學校試講,教研組的同事們不
厭其煩地一遍遍聽,一遍遍改;丶液螅僖槐楸檎,直到達到一個大家比較滿意的程度。我深切的體會到“十年磨一劍”這句話的含義。這個過程中,我汲取眾家之長,內化理解;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我學到了不少書本之外的經(jīng)驗。在大家無私的幫助下,我在教學之路上越走越順,越走越穩(wěn)。與此同時,我還嘗試在省、市論文評選中投稿,有幸獲得了多個一、二等獎。
記得魏巍老師說過的一段話:人長久處于同一環(huán)境中,思想、敏銳度都逐漸被磨平,往往不思進取,安于現(xiàn)狀,變得懈怠,而一旦走出去,才知道外面天地的寬廣,能人的繁多,發(fā)生思想的碰撞。于是走出校門,多次的外出學習,讓我大開眼界。聆聽專家們的講座,觀摩名師們的課例展示,讓我深切地感受到,他們本身就是一本讀不完的書,他們或知識淵博,或幽默風趣,或機智靈動,或樸實本真,每一次學習總能帶給我全新的感悟。專家的引領也是我進步道路上的階石。
在教中積累、教中研究、教中思考、教中提高!就這樣,之前對教育教學知之甚少的我,經(jīng)過七年的摸爬滾打慢慢地成長了起來。
人們常說,一粒種子,只有深深地植根于沃土,才能生機無限。學校領導確實在不余遺力地為我們教師成長構建了一個和諧、健康、積極的成長環(huán)境。在四小,我親眼看到了王校長一心為校、長年累月的付出:他早出晚歸,和老師們一起聽課、研課;他筆耕不輟,親自批閱了老師們數(shù)不勝數(shù)的教學隨筆;他親力親為,與老師們一起奮戰(zhàn)在教育的第一線。在四小,我總能看到老師們孜孜以求、誨人不倦的身影:孟治軍主任年輕有為;戎有軍老師以校為家;程英老師愛生如子;閆麗萍老師、高華老師帶病上課;畢曉芙老師篤實好學?從他們的身上,我讀懂了教師這平凡但又偉大的職業(yè)。
七年來,名不見經(jīng)傳的我在四小這個大熔爐里錘煉著、成長著。學校為促進青年教師快速成長,大力開展教師培訓“十個一工程”,即每天一塊小黑板、每天一張鋼筆字、每周一次健身操、每周一張簡筆畫、每周一堂研討課、每周一篇教學隨筆、每周一次練聲課、每周上一次教育網(wǎng)站、每周摘一段教學美文、每周看一次大片。同時學校出臺激勵機制,將平時學習、階段評比、各類比賽納入績效考核予以促進。
每天下午學生放學后,老師們繼續(xù)學習一小時。周一書法培訓,由我們學校富校長親自指導,每周至少交三張書法作業(yè),并作為績效考核的一部分,計入總分。每學年舉行兩次書法大賽,營造了濃厚的書法學習氛圍。周二由學校外聘專業(yè)教師對我們進行信息技術培訓,培訓的內容有文字處理軟件、表格制作與應用、PPT幻燈片制作以及FLASH動畫制作等等;周三是練聲課,由本校資深音樂教師任教;周四各學科進行教研活動,集體備課、聽課、評課,就校本教材、教學上的困惑等方面展開教研,不斷提升老師們的專業(yè)素養(yǎng);還有每學期教導處組織兩輪推優(yōu)課;每月一次有聲有色的讀書匯報;每位教師每周至少一篇教學隨筆,王校長逐一批閱,從未間斷,F(xiàn)已結集刊印八冊,取名《腳丫子》等等。正是在這樣幾近嚴苛的要求下,我們才得以不斷地提升自己、完善自我。越來越多的青年教師,走出了校門,走上了各級各類的領獎臺。我!有幸成為其中的一員。
這一次參加市教學能手評比,與其說是一場比賽,倒不如說是一次難得的鍛煉機會,更是鞭策我進步的動力。從收集資料、設計教案到課堂教學、課后反思,以及來自專家評委們的點評,整個過程讓我收獲頗多。我想:我們教師只有在努力進取中才能發(fā)展,成功其實就是自己在打磨自己,不斷地超越自己。經(jīng)歷了這次教學大賽,我深深地體會到一個優(yōu)秀的教師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
教學是門藝術,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雖說這次比賽獲得了一等獎,但我明白在教學上還存在很多不足之處,還有許多地方值得我去學習,去鉆研。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以更高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以先進的教育理念為指導,恪守教師職業(yè)道德,刻苦鉆研,虛心請教,認真研究教材、教法;認真?zhèn)湔n、上課,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關注每一位學生的成長,嚴導其行、愛暖其心、為人師表。為每一位學生的成人成才和終身幸福奠定基礎,為每一位學生的騰飛插上翅膀。
托爾斯泰曾說過:“如果一個老師把熱愛事業(yè)和熱愛學生相結合,他就是一個完美老師!蔽蚁M芎屠蠋焸円黄鸾柚萄惺掖罱ǖ倪@個賽課平臺,使自己成長的道路上多一份師德、多一份品行、多一份素養(yǎng)、多一份樂趣,向“完美老師”拼搏努力。我會把這次獲獎看作一個新的起點,奮發(fā)向上,積極創(chuàng)新,為朔州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作出自己應有的努力!同時也祝愿朔州教育的明天更加美好!
謝謝大家!
【優(yōu)秀教師選學能手的發(fā)言稿】相關文章:
小能手的作文12-21
小能手作文12-21
跳繩能手作文12-30
工作銷售能手評語07-20
家務小能手作文11-24
我是小能手作文01-06
畫畫小能手作文04-11
運動小能手作文10-04
教學能手個人總結11-17
養(yǎng)花小能手小學作文10-08